周恩来关怀革命后代 义子李鹏当了国务院总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总理周恩来,一生为人民的解放事业鞠躬尽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呕心沥血、日夜操劳。在战争年代,周恩来夫妇为了革命事业东奔西走、出生入死,连续两次失去了腹中的亲骨肉,邓颖超也因此落下病根,无法再生育。夫妇俩膝下再没留下一男半女。有人曾劝周恩来另娶妻室生儿育女,邓颖超也劝过他另娶一门。周恩来听后生气地说:“新中国的宪法是一夫一妻制,我是堂堂大国的国务院总理,如果照你们说的那样做,普天之下岂不全乱了套?我宁可绝后,也不让人背后指着脊梁骨骂!” 就这样,那些劝说的人再也不敢提及此事。周恩来虽说一生没有亲生子女,但他把革命后代当作自己的亲生骨肉,关心爱护无微不至。
认了一个“爱女儿”
李特特,父亲李富春曾任国务院副总理;母亲蔡畅担任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舅舅是鼎鼎大名的中共早期革命领导人蔡和森;舅母是我国妇女运动先驱、中共早期女共产党员向警予。
1927年6月,外婆将刚满3岁的李特特从湖南老家送到正在上海从事秘密工作的李富春、蔡畅身边。由于当时白色恐怖笼罩,李富春夫妇出于保密工作需要,很少回家。因此,李特特对父母十分陌生。一次,李富春夫妇经过一番化装,深夜回家与女儿见面。谁知李特特见了父母吓得直想哭,一下扑到身边的周恩来怀里。周恩来抚摸着她的头,亲切地说:“好孩子要听话,你的父母是在搞革命工作。他们没时间关心你,我收你做我的‘爱女儿’。”李特特这才停止了哭泣。谁知周恩来走后,李特特想念起慈爱可亲的周伯伯,越哭越伤心,李富春怎么哄怎么劝也劝不住。为防止暴露身份,蔡畅一气之下把泪水纵横的女儿关进了一间黑暗的储藏室里。孩子的哭声惊醒了入睡的周恩来,他急忙下楼敲开蔡畅家的门,从黑暗的储藏室抱出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李特特。他一边给李特特擦泪,一边责怪蔡畅夫妇说:“要耐心引导教育,性急是不行的,体罚更是让孩子增加反感。瞧,这么热的天,把孩子关在黑屋里,你们不心疼我还心疼呢。”李特特撒娇地抱住周恩来的腿,喊了一声:“爱爸爸!”打那以后,“父女俩”的情感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升华。
1928年夏,中央机关从武汉搬回上海,党组织决定把蔡畅在上海的家作为一个联络点。邓颖超以前只听周恩来讲过李富春夫妇的一些家庭琐事,蔡在法国勤工俭学时怀上李特特,差点把她当“包袱”处理掉,只是因为法国禁止堕胎,蔡畅才生下了这个孩子。一天,邓颖超高兴地把李特特抱在怀里,不停地亲她的小脸蛋,问:“做我们的‘爱女儿’好吗?”李特特明亮的小眼珠转了一圈,反问道:“那我能叫你‘爱妈妈’吗?”正在这时,周恩来从外面回来了,邓颖超忙对李特特说:“孩子,快叫‘爱爸爸’。”谁知李特特嘟起小嘴,撒娇说:“‘爱妈妈’晚了一步,他早就是我的‘爱爸爸’!”邓颖超新奇地问咋回事。周恩来把李特特抱在怀里,将从小黑屋里“救出”李特特的事说了一遍。孩子用小手摸着“爱爸爸”的胡须,周恩来高兴地说:“‘爱爸爸’的胡子会扎着你,趁早不要‘爱爸爸’。”李特特又嘟起小嘴,生气地说:“我不、我不,就是不离开你这个大胡子的‘爱爸爸’。”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