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
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说: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
习近平同志的讲话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具有巨大而深远的意义,在当前的意识形态斗争中,习近平同志的论述划清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装扮成马克思主义”的各式思潮的原则区别。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关键是坚持列宁主义
1845年,马克思在布鲁塞尔完成《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在这篇被恩格斯称作“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中,马克思提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著明论断。马克思逝世后,这句名言被刻在马克思墓碑上,它意在告诉人们:“改变世界”才是理解马克思学说的关键所在。
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从理论转向制度的关键环节,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质的关键就是坚持列宁主义。关于时代问题的科学判断,是列宁主义的重要内容。当代所有重大国际现象,比如反恐、战略东移、占领华尔街、叙利亚问题、乌克兰问题、金融危机等都与时代问题相联系,而研究时代问题若不回到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目前这些国际现象以及社会主义复兴的大趋势就不能被透彻地理解和很好地解释,甚至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理论也就没有立论的根基。
再比如,我们现在谈的“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首先是建立在对“两个必然”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心之上;而没有列宁关于帝国主义学说这个关键环节,“两个必然”就不能有科学的时代定位,我们的自觉和自信就失去了参照系和坐标系。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功,首先是建立在对列宁主义的信心之上,不提列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与不提“两个必然”的社会主义一样,很可能异化为没有方向和目标、没有时代定位并被标榜为“运动就是一切”的伯恩施坦式的民主社会主义。
二、阉割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是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
实践是一种有方向的人类活动。民主社会主义所宣扬的一种假马克思主义理论,其特征在于它用抽掉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及由此必然导致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方式阉割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将马克思主义学说变为一种资产阶级可以接受的“普世”学说。
【“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的胜利,逼得它的敌人装扮成马克思主义者,历史的辩证法就是如此。”】
民主社会主义正是这样一种由“装扮成马克思主义者”推出的错误思潮。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