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 |抗疫观察: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英雄主义

2020-02-21 2672 3
作者: ​郭松民 来源: 红歌会网

  01

  对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来说,英雄主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什么是英雄主义呢?是指为完成具有重大意义的任务而表现出来的英勇、坚强、首创精神和自我牺牲的气概与行为。

  这里,“自我牺牲的气概”是关键词。

  如果一个国家没有英雄主义文化,那就很可能沦为奴隶之国;

  如果一个民族没有英雄主义文化,那就很可能会沦为奴隶。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

  但是,近代以来,在主流精英群体确实出现了英雄主义丧失的情况,导致一系列反侵略战争的失败。

  比如,在甲午战争初期的平壤保卫战中,日军在白天的战斗中死伤惨重,所带的弹药、口粮都已用尽,于城外冒雨露宿,处境极为艰难。

  但清军统帅叶志超却丧失了抵抗信心,传令放弃辎重,趁夜而退。其时大雨倾盆,清兵蜂拥出城,混乱中死伤人数达二千多人,远远超过了白天战斗中的损失。

  尤其可悲的是,清军将领卫汝贵的家书被日军缴获。上面写道:

  “君起家戎行,致位统帅,家既饶于财,宜自颐养。且春秋高,望善自为计,勿当前敌……”

  这封家书意味着“贪生怕死,保命为要”俨然已经是大清国军事精英的“文化”了,习以为常,不觉有异。

  日军将领从此瞧不起中国军队,对中国的侵略更加肆无忌惮,直到几十年后在全面侵华战争中遇到用崭新的革命英雄主义文化武装起来的八路军、新四军,才改容相敬。

  02

  回首1840年以来中国走过的道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英雄主义,就没有抗日战争的胜利、没有解放战争的胜利与新中国的建立、也不会有从抗美援朝到援越抗美等一系列保家卫国战争的胜利,不会有两弹一星和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简言之,没有英雄主义,就没有今天我们引以为豪的大部分成就!

  但近几十年来,英雄主义也走过一段弯路,最主要的问题是媒体喜欢把逃兵故事当做英雄史诗来讲述,破坏了英雄主义的声誉。

  但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英雄主义缺席是绝对不行的。

  党和国家也一直在努力重建英雄主义精神,包括设立“八一勋章”、“共和国勋章”等,都是希望用荣誉来召唤出英雄主义精神!

  03

  2020年早春时节,新冠病毒等肆虐,客观上为重建英雄主义精神提供了一个有利契机。

  这其中的逻辑是这样的:

  一方面,要战胜新冠病毒,一线人员(主要是医护人员)要冒着失去健康乃至生命的危险,没有以“自我牺牲的气概”为基本特征的英雄主义文化支撑是不可想象的;

  另一方面,战胜新冠病毒的过程,也必然是一个大量涌现英雄人物、英雄集体,使英雄主义文化不断得以发扬光大的过程。

查看余下5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3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3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