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重温《别了,司徒雷登》


  1948年,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已经迎来胜利曙光。

  1949年元旦,毛泽东主席发表《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预示一个崭新的中国将出现在世界的东方。

  1949年4月20日,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千军如卷席,国民党南京政府作鸟兽散,其彻底覆灭已经是时间问题。

  毛主席于8月12日至9月16日,先后为新华社撰写了六篇社论——

  《无可奈何的供状——评美国关于中国问题的白皮书》

  《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别了,司徒雷登》

  《四评白皮书——为什么要讨论白皮书》

  《五评白皮书——“友谊”还是侵略》

  《六评白皮书——唯心历史观的破产》

  这些社论揭露了美国对华政策的帝国主义本质,指出白皮书“是一部颠倒黑白的‘杰作’”,“是美帝国主义反动政策在中国惨败的史册”,批评了国内一部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美帝国主义的幻想,号召他们“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社论还论证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破产,对中国近代革命的发生和中国革命的胜利,作了理论上的说明。

  70年之后再回首,深感毛主席是真正具有预见性,能够引领革命一步一步向纵深发展的卓越领袖。

  人民解放战争炮声正隆,他已经将目光转向文化和意识形态战场了。

  不打破对美国的幻想,中国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民族独立,因为真正的独立首先是精神上的独立。

  毛主席撰写的这六篇社论,是以“白皮书”为箭靶,但真正的目的,还是要教育国内的各界群众。

  这些社论发表后,引起了全国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报社、各学校以及各界人士的关注和讨论,掀起了谴责美国白皮书的热潮。

  这六篇社论中,《别了,司徒雷登》属于影响力比较大的一篇。

  这应该有两个原因,

  一是这篇文章曾经被选入中学课本;

  二是这篇文章刺痛了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玻璃心,他们一心要为司徒雷登翻案,这些年来写了无数的文章、段子来重新包装司徒雷登,反而扩大了这篇文章的影响。

  在《别了,司徒雷登》这篇文章中,本着一向为人宽厚的性格,以及在政治大是大非问题上决不让步,对大历史中的个人却给予同情性理解的原则,毛主席在文章中对司徒雷登着墨并不多。

  《别了,司徒雷登》文三千多字,涉及司徒雷登的文字只有三段,字数不足五百。

  总的来说,毛主席是把司徒雷登作为美国侵略政策的象征来评述的,对其个人还是手下留情的。

  《别了,司徒雷登》做为《毛泽东选集》中的名篇,有很多观点简直等于直接回答了今天舆论场上的争论。

查看余下4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8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8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