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胡锡进先生,你在为方方背书吗?


  01

  4月8日,《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在自己的自媒体上推出了一篇文章《方方日记在美国出版,公众对她的态度会变得更快》

  不久之后,这篇文章被《环球时报》转载。阅读量上的很快,微博上也在讨论这篇文章。

  胡总的评论文章当然是极出色的,但他的表达方式,经常令我感到困惑。

  一般的评论文章作者,总是生怕读者不明白自己的观点,所以总是竭尽全力把话说得简单明了。

  胡总却恰恰相反,似乎读者能够明白他的观点才是他最担心的,所以他总是吞吞吐吐,不肯说一句痛快话,全部修辞都是为了隐藏自己的观点。

  这篇《方方日记在美国出版,公众对她的态度会变得更快》的文风也是如此,对方方日记究竟是赞成?还是反对?他始终不肯做旗帜鲜明的表态。

  不过,在付出了类似童年时捡煤渣一样的努力之后,我还是从这篇文章淘出了有用的几句话——

  “很多中国人对武汉抗疫情况的认识有着当时的局限,相信方方本人也会是那样。”

  “这个时候方方日记被美国的出版商加紧出版,散发出来的决不是什么好味道……这会影响很多人对方方日记的态度。”

  “然而这部日记在今天和之后拿到美国和西方去扩散,就是另一回事了。它不会是一般的纪实文学交流,它一定会被国际政治捕捉到。”

  我把这几句话翻译成一般读者能够理解的语言——

  方方日记的问题:

  1、是“认识局限”;

  2、是“家丑外扬”;

  3、本来是好东西,但现在被外国人利用,所以也不能说好了。

  胡总把他个人的视频节目命名为“胡侃”,现在我要说,胡锡进先生,您在胡扯!

  胡总的这几点结论,实际上是对所有参与批评方方日记的人污蔑和羞辱,似乎批评者是一些不宽容的人,爱护短的人,过于敏感脆弱的人。

  方方日记的问题,当然不在于“认识局限”,而是其中渗透的仇恨与偏见;也没有什么人害怕什么“家丑外扬”,而是反感她违反现场报道需要亲闻、亲历、亲见,间接报道需要两个以上可查证的消息来源的原则,用道听途说、飞短流长冒充“事实”。

  最重要的,方方日记之所以引发批评,正如我在《评方方“日记”:始于谣言,终于谣言》一文中所指出的那样,关键在于她编造谣言——

  方方的“日记”,以“殡葬馆满地无主手机”的谣言引起关注始,以造谣仍然在与死神搏斗的梁护士已经死亡终,可谓始也谣言,终也谣言。

  谣言之所以成为方方“日记”的主题词,这是由她在深宅大院内蛰伏不出却要冒充现场报道这一基本“创作”形式所决定的。由于“日记”是现场缺位的“现场报道”,所以就不可能不充斥着道听途说、以讹传讹和粗制滥造的低级谣言。

查看余下3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4条)

热门评论
胡锡进本来就是一个骑墙的,随风而摇。鲁迅描述的“貌似公允”的叭儿狗形象就是胡锡进这类人。
0条回复
一个胡日,一个胡扯,狼狈为奸!
0条回复
本来就是一丘之貉
0条回复
胡总,前几天还有人夸你迷途知返,重回羊村来了。谁知羊皮没有完全包裹好,大灰尾巴还是露出来了。
0条回复
胡盗方娼
0条回复
“我相信一个强大的国家不会因为一个贩毒犯就坍塌掉”,之所以不会坍塌掉,是因为国家会对毒贩进行严厉的惩处。
0条回复
狼狈为奸!
0条回复
中国抗疫以来,胡锡进在环球日报上一直在做洋鬼子的应声虫,说些...什么‘中国爆发新冠肺炎疫情传播到全世界是事实’之类的话...
0条回复
方方采用造谣、污蔑、抹黑等手段所形成日记亚马逊上已经挂出在国外出版的信息,现在处于预售阶段,据说已经有英文版、德文版、法文版等多个版本正在准备阶段了。,能如此神速地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发行,只能说明一点,它写日记的目的就是为了给美国等提供杀戮中国的屠龙刀,摧毁中国的原子弹!对此应该警觉的一群应该醒醒了,不能再麻木了!对方方不能再放任了,应该立即追究它的法律责任、追究它的叛国罪了(如果它的日记不拿到美国等西方国家出版发行,还不能说它叛国,这么快就在美国亚马逊上架,事情就发生了变化,性质就发生了变化,变得非常非常严峻,变得非常非常恶劣)!而胡锡进总编的这篇文章,则会使方方认为它这把屠龙九变得更锋利了,这颗原子弹威力更强了。
0条回复
查看全部24条评论 我要评论
24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