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 | 从列宁的帝国主义论说到蚂蚁集团
01
—
今天,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103周年纪念日。
时间过得真快。
遥想三年前,即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纪念日那天,在莫斯科的红场上,风展红旗如画,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用不同的语言,激情澎湃地唱起了同一首歌——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我也是其中的一员。
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一百多年过去了,阿芙乐尔巡洋舰炮口的火光所照亮的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美好前景,仍然启示着人类未来的方向。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正如毛主席所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没有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不可想象的,中国的独立、自由与繁荣也是不可想象的。
02
—
十月革命,并不是今天自由派公知所污蔑的那样,是少数人阴谋策划的结果。
十月革命之所以能够爆发并且胜利,就客观条件来说,它是被统治阶级不愿意照旧生活下去,统治阶级也不能照旧生活和统治下去的结果(列宁语)。
就主观条件来说,则和列宁进行了重大理论创新,提出了“帝国主义论”(即《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并且做出了他所处的时代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判断直接相关。
“帝国主义论”是继马克思《资本论》之后马克思主义的划时代著作,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阶段的重要标志。
列宁在“帝国主义论”做出了许多重要判断,这里不一一展开,其中关于现代资本主义具有“腐朽性、寄生性”的判断,在今天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列宁认为,在竞争的作用下,银行业日益趋于集中,越来越多的货币资金集中于少数最大的银行,由此形成金融垄断。
金融资本操纵许多的其他资本,就绝对不可避免地要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去。
与金融垄断同时出现的,则是食利者阶层的大幅度增长。
食利者是指资产阶级中依靠利息或股息收入为生的剥削者,与十九世纪机器大工业时代的工业资本家不同,食利者阶层根本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不参与组织生产,而是终日游手好闲。
食利者阶层在资产阶级内部出现并逐渐占据重要乃至主导地位,是资产阶级从一个曾经发挥过进步作用的阶级逐渐走向反面的重要标志。
凭借金融上的垄断地位,“食利者阶层完完全全脱离了生产”,他们不参与创造财富却攫取了大部分财富,像蚂蝗或寄生虫那样靠宿主为生,完全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障碍。
03
—
列宁关于现代资本主义腐朽性和寄生性的论断,今天是不是过时了呢?
支持踩死蚂蚁,教育年轻人理性消费,投身于实体创业。
支持踩死蚂蚁,教育年轻人理性消费,投身于实体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