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旭谈马云:最终结局令人不寒而栗!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石东伟曾表示:“大数据就像我们的生命线一样。”的确,经过十几年的运营,阿里巴巴平台沉淀了大量的商业数据资源。然而,需要补充的是,大数据不仅是阿里的生命线,更是国家安全的生命线

  作为一位公共管理的研究者,我更喜欢从公共管理的视角来审视阿里巴巴的成长。在此,我只想谈一个问题:从国家的信息安全的角度看,阿里的大数据有多可怕

  先讲一个发生在美国的真实的故事:几年前,一个美国家庭收到了一家商场投送的关于孕妇用品的促销劵,由于很明显促销劵是冲着这个家庭中的那位16岁女孩来的,女孩的父亲觉得受到了侮辱,于是怒气冲冲地找到了这家商场讨说法。为了平息这位父亲的怒气,商场做出了诚恳的道歉。但数天后,这位父亲赫然发现,其16岁的女儿真的未婚先孕了。

  那家商场之所以能未卜先知地知道该女孩怀孕,是因为该商场通过若干种商品的消费数据建立了一个怀孕预测指数,以此来预知其顾客的怀孕情况。可以说,这只是一个典型的数据挖掘案例。

  不过,与马云的阿里巴巴相比,这家美国商场的数据挖掘简直就是小儿科。

  一方面,阿里巴巴的消费数据覆盖之广、累积之深,全球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和机构能出其右;另一方面,阿里巴巴的云计算技术位居业界翘楚,其数据挖掘能力几乎独步江湖。这两项结合起来,使阿里巴巴能够轻而易举地为其用户建立一个细致的个人档案和并进行精准的行为预测。

  就此而言,阿里巴巴的大数据和云计算简直就是有史以来最为强大的情报搜集和分析系统——通过其大数据和云计算,中国人的一举一动及行为偏好都可以尽在其掌握之中。考虑到阿里的股权结构(日资软银占34.1%、美资雅虎占22.4%)和企业国籍(注册于英属开曼群岛),在美国上市的阿里已不属于中国企业。从国家安全的角度考量,这简直让人不寒而栗

  具体说来,阿里的大数据挖掘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可以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

  第一,通过大数据挖掘建立起中国要害人员的个人档案——档主的社会关系、性格禀赋、兴趣爱好、隐私绯闻甚至生理周期和心理缺陷都尽在其中。有了这样一份个人档案,档主的行为偏好及弱点把柄就会被人洞若观火,威胁利诱等策反手段就能事半功倍。

  可以想象,如果我国各级军官甚至每一个士兵都被敌对国建立了这样一份档案,一旦开战,我方必败无疑;如果我们的外交及经济谈判代表团成员都被对方建立了这样一份档案,谈判的结果也不难想象。

  甚至可以这样说,如果阿里的大数据能以现在的规模再累积30年,三十年后的中国领导人或许会从阿里的用户中产生。若此,阿里的大数据和云计算,差不多能披露三十年后领导人的个人隐私。

查看余下6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7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7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