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进出教科书

2021-01-31 11988 17
作者: ​郭松民 来源: 红歌会网

01

  前两天,原某部发言人、某出版社社长的王X明先生,忽然发了一条微博“关于《谁是最可爱的人》从课本删除有关情况的说明”。

  说来有趣,他发出这条微博仅仅9分钟,就被我看到了,我立即做了转发,并做了简评。

  又过了几分钟,我再回到微博页面去查看网友评论的情况,却愕然发现,文章已经被王社长删除了。

  王社长发这条微博时,不仅有正文,还特意把正文制成图片附在下面,估计是为了方便大家传播,真是相当贴心。

  这意味着,发表“说明”是王社长深思熟虑后做出决定,他一定要为自己洗白白,不愿意再替“专家组”背黑锅,然而不旋踵又删除了,可见还不是很有底气。

  究竟是谁应该为革命老人魏巍的名篇《谁是最可爱的人》被从课本中删除承担主要责任,就我个人而言,已无意继续深究。

  我倒是觉得,王社长“先发后删”的心态很值得玩味——这里,多的是患得患失的个人利益考量,少的是直面自己、直面历史、实话实说的勇气。

  其实,不仅是王社长患得患失,《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在课本里出出进进的奇幻经历,不是也折射了“有关方面”在面对美国时患得患失的心态吗?

  在这种患得患失心态的支配下,“有关方面”瞻前顾后、前倨后恭到了一点儿也不给自己留面子的境地。比如前两年,中美关系一紧张,就开始播《上甘岭》,过两天美国政客说了几句好话,就又开始播《黄河绝恋》了。

  为什么如此患得患失?一曰私心太重,一曰毫无自信。

  如此而已。

02

  《谁是最可爱的人》已经重回教科书了,我们应该为此感到高兴。

  但这篇文章当年被撤出教科书时所反映的精神病灶,仍然值得我们重视。不及时揭露和治愈这样的精神病灶,以后很可能还会犯同样的错误。

  什么样的精神病灶呢?

  第一,崇美恐美,臣妾心态,毫无自信。潜意识中,甚至认为美国人眉宇之间的一丝愠怒,就能决定自己的命运。

  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有长达百年的半殖民地历史,对外作战基本是每战必败,每败必割地赔款,由此在精英阶层心中形成了严重的失败主义情绪和崇美恐美心理。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崇美恐美情绪受到极大抑制,但八十年代之后,再次恶性发作,一直延续到当下;

  第二,用实用主义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历史和精神遗产。

  无论最终拍板将“最可爱的人”一文撤出教科书的人是谁,但王社长披露的“其中对《谁是最可爱的人》明确提出要‘删除’,理由是‘与当前东北亚形势不合’”大体上应该是真实的原因。

查看余下3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7条)

热门评论
支持郭老师!但一些患恐美媚美病的人的腰是扶不直的。
0条回复
作者本人也说:“不及时揭露和治愈这样的精神病灶,以后很可能还会犯同样的错误。”又说:“究竟是谁应该为革命老人魏巍的名篇《谁是最可爱的人》被从课本中删除承担主要责任,就我个人而言,已无意继续深究。”作者如此之说表明其个人无意,但我们广大底层百姓不认同,应该追根究底,删除《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审批、决策的相关部门及其领导者究竟是谁?恐怕其责任,也是推卸不了的!否则,一遇时机,便老毛病又犯。
0条回复
只有对“有关方面专家组”继续追究才能真正汲取教训,因为“有关方面专家组”的精神病灶已经毁了我们的历史和意识形态,特别是毁了青少年的是非观。
0条回复
王不过是小机会主义分子而已,有时发挥一下螳臂当车的作用。
0条回复
能够这样对待自己国家历史的人,还想让对手尊重你?对手为什么不把你当回事?难道这不是原因?
0条回复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崇美恐美情绪受到极大抑制,但八十年代之后,再次恶性发作,一直延续到当下;”看他人脸色调整自己的思想、行为就是奴才,就是机会主义,不彻底批判机会主义奴才就会长期存在。只有全面、彻底继承毛泽东思想才能彻底批判机会主义。
0条回复
上面与时俱进跪着乞和,和则两利,斗则两败。不需要最可爱的军人了,只看中合作共赢的美帝政商。
0条回复
支持作者
0条回复
说得好,有的放矢,针砭时弊。赞一个。
0条回复
查看全部17条评论 我要评论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7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