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当今时代的人口再生产问题
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的初期,一直在提两种生产,一个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一个是人口的生产。在马克思看来,物质资料的生产也是人的自身生命的再生产,而人口的生产则是他人生命的再生产。
过去,对于人口问题,包括人口生产的问题与计划生育的问题,似乎都由经济学来过问。而且人口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的之间的关系,仿佛只是物质资料生产的产品能否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当物质资料的生产速度低于人口生产的速度的时候,那么节制生育就是非常必要的了。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们,似乎很少有专门来研究这两种生产之间的关系。或者,有的学者看到了,也正是因为马克思提到过,家庭的产生则是这两种生产的一种结合。人类社会早期的家庭,既具有物质资料生产的职能,也具有人口生产的职能。
然而,时代发展到了今天,人类出现了新的问题。在一些发达国家,人口生产在不断地下降,在某些国家,人口的净增加早已成为一个负数。这是一个非常致命的现象。在东亚,日本和韩国都存在着这个问题。这些国家的学者们担心,若干年后,这些国家可能因为人口的不断减少,而最终导致这两个国家的消亡。
中国有些军事专家在讨论日本不断扩充军备,甚至要修改日本的和平宪法,要让日本成为所谓一个正常国家的问题时,表示他们对日本未来的军事发展并不担心。原因就在于日本人口一直没有净增加,而是一直在减少。日本自卫队在将来没有足够的兵力来满足日本政府扩充自卫队的野心。这种人口状况根本构不成任何军事上对其他国家的威胁。不过,已经有人注意,现在中国人口增长的停滞,甚至将来也有可能负增长,正在威胁中国的生存与发展。
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郭松民在他的(2020)1230谈心录中写道:过去30年间,中国独居人口快速飙升。作为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也拥有全球最多的独居者。
据民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中国独居人口超过7700万人,比1990年增加6000万人,占总人口的16.69%。按照这样的趋势,到2021年,中国的独居人口将达9200万人。可怕!市场经济+个人主义,开启的是一个民族的“死绝模式”,日本已经走在这条道路上了。
诚然,独居者越多,生育的概率就越低。虽然有个别极端的情况,有人不想结婚,但希望有个自己的孩子。这样的女性虽然不多,但不是绝对没有。只是这样小概率的事件,对于人口的增长不能构成影响大局的因素。
今天的夫妻们,除了经济上有足够厚实的家底之外,几乎没有人会有多生育的愿望。主要原因就是养育下一代的成本太高,普通家族根本承受不了。如果这样的情况在将来的一个很长时间内得不到解决,那么在日本出现的情况真的很有可能也出现在中国。真到了那个时候,中国就肯定有麻烦了。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