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中国的历史更易于使中国人接受唯物史观

2021-03-04 1532 7
作者: 胡懋仁 来源: 昆仑策网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马克思毕生事业中的一个重大发现。唯物史观不仅认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生产方式内在的矛盾运动,而且还把历史过程看成是一个有规律性的辩证发展过程。

  把历史看成有规律的这一点,更早的是来自于黑格尔。或许黑格尔在对历史过程的关注中,的确发现了在历史中存在着某种规律性。只是黑格尔坚持不认为这种规律是一种纯客观的,而且是所谓绝对精神的因素加入进去之后才有所呈现的。

  对于黑格尔的这种唯心主义的观点,马克思当然是不赞同的。马克思对历史的研究发现,历史的辩证运动与规律性都是由历史本身的存在所决定的。而人的意识或者观念不过是对这种客观存在的一种反映。所以历史唯物论认为,历史是由其内在矛盾运动所推动的有规律性的过程。

  当然,历史领域中所呈现出来的规律不可能像物理学中的规律那样既清晰又严谨。历史的规律往往是在一堆看上去杂乱无章的现象中,要通过人们的挖掘才能被发现的。

  欧洲哲学中的唯心史观在黑格尔之前更是十分混乱的。在我看来,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之前,欧洲的历史几乎都是碎片状的。任何国家、任何地区、任何民族虽然有着它们各自的历史,但这些历史由于时间太短,根本不容易让人们发现其内在有着某种规律性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说,古希腊与古罗马应该是有着某种相似之处的。但毕竟在当时的人们看来,相似的方面并不容易被发现,主要是古希腊所存在的伯罗奔尼撒半岛与古罗马所存在的亚平宁半岛,有一个根本的不同。古希腊是多个城邦制国家,是个分裂的、碎片状态的。而古罗马要么是相对统一的共和国,要么是相对统一的帝国。分裂的国土与统一的国土之间要找到共同点,确实是相当困难的。

  在日耳曼人以及哥特人等蛮族大规模进入到古罗马的疆界之后,这段历史被打断了。而中世纪作为宗教神权统治的世纪,根本就没有人类历史的地位。因为在那个时候,神权就是一切,教会就是世俗世界的主宰。所以如果在那个时候,有所谓中世纪的历史的话,那么这段历史基本都被解释为神权与教会意志行使的历史。而这样的历史与实际的历史没有多少相似之处。

  在中国历史上,中华民族的文明虽然也受到过外族入侵的冲击,但没有被打断。所以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相对完整的。完整的历史经历的时间又漫长得多,人们对历史的关注、了解、认识和研究就有了更多更丰富的材料。所以中华民族能够提出“以史为鉴”的观点。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为什么可以知兴替。因为历史中能让人们看到其中的某种规律,或者某种相似相近的因素。正是因为有了相似与相近,所以历史才可以为镜。如果镜子里的影像与镜子外的实际差得很远,这样的镜子就没有什么作用。正是因为在中国人看来,历史与现实有很多相近或者相似的方面,历史才有可能成为人们的镜子,才有可能让人们预知或者判断历史发展的未来可能性。

查看余下4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7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7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