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一个艰难的大课题

2021-03-20 1588 0
作者: 胡懋仁 来源: 昆仑策网

  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中,教科书上似乎讲得比较简洁。一般都会说,这是一种辩证关系,实践推动理论,而理论用来指导实践。但是真正放在现实中来考察,发现这样的关系其中很难把握得准确得当。这其中需要非常艰苦的探索。而且跌跟头,走弯路,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说起来不复杂,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是送来了,可是我们要怎么运用这样的理论,怎么用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之中,而且用得好不对,用得对不对,这里就出现了相当复杂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方面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感受到走革命道路的需要;另一方面,也确实是接受了共产国际的指示。那么中国革命是不是只要遵照共产国际的指示去做就可以了吗?实践表明,那样做是行不通的。直接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吗?那被证明也是行不通的。从马克思的著作中去寻找答案吗?马克思的著作里没有这样的答案。马克思在著作中提到过巴黎公社,但那样的经验也不可能直接搬到中国革命当中来。更何况巴黎公社还有不少失败的教训呢。

  所以中国革命只能根据中国自身的实际情况来探索中国革命自身实践的道路。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出路。可是怎么为处理理论上的问题?怎样用理论来指导革命的实践?既然不能照搬别人的理论,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没有现成理论指导下的摸索是不是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或者说,这样的理论在实践面前是不是真的就没有多大的用处?情况当然不是这么简单,也不能如此轻率地处理这样的问题。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十月革命的经验,首先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条是唯物史观,一条是剩余价值理论。这两个伟大的理论成果都不可能直接搬到中国革命的实践当中来,但是这两个理论却为中国共产党人考察中国革命的问题提供了很重要的指导作用。或者说,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为中国共产党人在进行革命的过程中提供了思想与方法论上的指导,而不是用来直接解决中国革命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具体问题只能依照中国共产党人自己的实践去探索,去解决具体问题。

  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抛开马克思列宁主义,但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寻找适合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的道路与方法。在血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人终于摸索出了这样的道路与方法,而且在正确的政策引领下,领导中国革命走向了胜利。同时在这个实践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对马克思列宁主义进行了中国化的创新。

查看余下5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