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 | 再评《浴血无名川》:“从烈火中救一个朝鲜儿童”

2021-04-06 9282 2
作者: ​郭松民 来源: 红歌会网

  01

  —

  在任何意义上说,《浴血无名川》都是一部成长中的作品。

  成长的含义有两个:

  一是相对于近年来抗美援朝题材的作品,尤其是去年的《金刚川》,它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尽管后者出自于“名导”之手;二是指《浴》剧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浴血无名川》有不少亮点,这里简单指出两个:

  一是“毛泽东奖章”的出现。

  副排长徐明德有一个视若珍宝的心爱之物,这就是“毛泽东奖章”。

  老徐用战士特有的语言,把这枚奖章称为“主席勋章”,并很有些“傲慢”地宣称,这绝不是谁想得就能得的。

  他把这枚奖章无比珍惜放在上衣的右口袋里。在战斗中,老徐被美军狙击手射成重伤,弥留之际,他颤抖着把手伸向口袋,正在对他进行抢救的李医生知道他的心情,就把奖章掏出来放在他的手中,老徐欣慰地握着奖章,溘然长逝。

  “毛泽东奖章”是新中国成立前,由第四野战军总部颁授的“最高战功奖”,只有“在战场上起决定作用,一次立三大功者”才有资格获得,也难怪徐明德有点“目中无人”。

  “毛泽东奖章”另一个著名的获得者,就是家喻户晓的战斗英雄董存瑞。

  《浴》剧通过“毛泽东奖章”这样一个道具的设置,把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联系在了一起,使得人物变得立体而有深度。

  顺便说一句,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毛主席本人的反对,没有设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勋章,但如果今后设立了“毛泽东勋章”的话,那无疑会被获得者视为无上荣耀。

  02

  —

  另一个亮点是对中美两军进行了巧妙的比较。

  《浴血无名川》讲述的是中美狙击手对决的故事,双方狙击手都使用了“围尸打援”战术。

  “围尸打援”是比较残酷的作战方式,狙击手先将对方一位比较重要的人物击伤,然后再狙击前来救援的人,很多观众可能在吴京的《战狼》中已经见识过这种战术,好莱坞大导演库布里克在1987年拍摄的《全金属外壳》中,对这一战术也有精彩呈现。

  在《浴》剧中,美军狙击手首先使用这一战术,将副排长徐明德击成重伤,为了营救徐明德,三排战士前赴后继,付出重大伤亡。

  但当美军偷袭三排的藏身处时,杜川也把一名美国大兵的大腿射穿了,他躺在地上痛苦不堪,呼叫战友救他,但美军士兵冷漠以对,没有一个人愿意冒险伸出援手,只是让他“闭嘴”。最终,美军少校不耐烦他的嚎叫,竟将他一枪击毙。

  一个小小对比,戳穿了《拯救大兵瑞恩》这样的好莱坞大片制造的美军“不抛弃,不放弃”的神话。

  03

  —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浴》剧受《拯救大兵瑞恩》的影响还是不小的。

查看余下5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