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 | 评《浴血无名川》:时代的隔膜
01
—
1921年以后的中国革命历史,几乎就是一部革命战争史。
在30年左右的时间里,从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到抗美援朝战争,共进行了五场大规模战争。
这五场战争,在银幕上的待遇是不一样的。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之后,抗日战争得到了最多的表现,解放战争偶然被扭曲性地表现(如《集结号》),表现抗美援朝战争的影视作品竟完全消失了。
这其中的原因,和不同的战争所可能引发不同的“议题”有关。
抗日战争(尤其是在屏蔽了敌后游击战争或用“神剧”的方式将其漫画化之后),其所引出的“议题”是“落后就要挨打”,这一议题和发展主义的时代主题高度吻合,所以抗战题材的影视作品就大拍特拍,在银幕和荧屏上一枝独秀。
解放战争的本质是一场反剥削、反压迫的人民革命,和发展主义的时代主题违和,睽诸现实,也会令主流社会尴尬,所以就在多方默契之中被雪藏了。
《集结号》选择了解放战争的主题,却将反剥削、反压迫的主题阉割净尽,在冯小刚的镜头中,观众看到的只是一场毫无意义的“内战”。
抗美援朝战争,其所回应的“议题”,本质是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人格问题,即要不要接受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要不要承认美国的霸主地位?
新中国通过抗美援朝给出的回答是:绝不!
可以想见,这样的回答在那些一心要“与国际接轨”的人听起来是多么刺耳,所以毫不奇怪,以抗美援朝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也一度从银幕和荧屏上完全消失了。
从这样的角度来看,抗美援朝题材的影视作品重现观众视野,本身就是一个巨大进步,是中国再次挺直腰板的标志。
02
—
清明长假期间,抗美援朝题材的网大(即网络大电影)《浴血无名川》成了一个文化热点。
《浴》剧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952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谈谈打打”的阵地战阶段之后,志愿军某部三排排长孟大关(任天野 饰),受命带领一支小分队去解救在敌后的侦察排,三排与杜川(李东学 饰)带领的侦察排汇合后,他们又决定打掉一个美军秘密部署的重炮营后再回去,一系列的战斗就围绕这一线索展开……
由于前面提到的原因,我对《浴》剧并不忍心做严厉批评,但为了这一领域里影视作品的进步,这里还是要认真地谈谈自己的看法。
03
—
和去年的电影《金刚川》相比,《浴血无名川》显然更有诚意,它的主创人员无疑是想讴歌这场战争,讴歌流血牺牲的志愿军战士的,有些战斗场面也相当精彩,但整体效果来看,并不尽如人意。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