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锡良:对全球疫情后遗症的研判


  对全球疫情后遗症的研判

  新冠疫情,是人类在二十一世纪经历的第一场集体灾难,但决不是最大灾难。

  疫情,既可以认为是天灾,也可以认为是人祸,病毒本身具有双重疑点。

  对比全球大国抗疫,没有一个国家比得上中国,这并不只是从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比较后的结论,从政府对生命的尊重视角看更是这样。

  中国防疫的成功,鼓舞了中国人民战胜困难的信心,这是正面收获。但也刺激了部分人士的盲目自大,他们根据外围疫情的被动对未来几十年甚至一两百年做出不切实际的预测,有人认为,二十一世纪,中国将引领世界,还有人认为,二十二世纪,中国还可能引领世界。

  我本人没有这么乐观,不要说引领两个世纪,就是引领二十年的结论都不敢下。对未来做判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任何牛人都不要轻言。大家不妨反问一下自己:十年前,二十年前,你对今日中国的预测有多少是准确的?你对今日世界的预测有多少是准确的?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信心膨胀?因为他们只看到了外国的灾难深重,他们认定外国的创伤已经触及了国家层面的不可逆转。

  实际并不会这样,我们不需要预测太远,不妨先预测一下全球疫情后遗症。

  经济后遗症

  眼前的印度,有近乎崩溃的迹象,有专家据此判断,印度经济至少要倒退二十年,另有专家讲,印度未来赶上中国的机会是零,还有专家讲,印度未来只配在大国后面当个小跟班。

  印度死亡人数确实很多,还会继续有更多的人死亡,美国死得更多,巴西也不少。还有不少国家会继续大量死人,疫情给世界带来的负面影响要持续几年,即使疫苗充足,情况也会是这样。

  在我看来,无论有多严重的疫情影响,灾难不会改变世界经济的大方向。

  第二次世界大战,无论从它对人类灵魂的触动还是战争导致的死亡人数,其灾难的深重性都远超这次疫情。但二战之后,世界恢复之快远超战时的悲情预测,欧洲只花了大约十三年时间便达到了让美国调整战略的程度,日本只花了大约十五年时间,就实现生产能力的颠覆性变革,在池田勇人时代,日本已经开始向全世界输出生产力。苏联的进步更是可以用“飞速”来形容。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灾难只是人类进步的绊脚石,不是人类前进的断头铡。

  死人,对个人和家庭而言,是百分百悲剧,但对社会而言,它只是一种悲情的传递,不对社会运动趋势产生影响,美国即使死亡100万人,美国的国家机器、社会机器、教育机器、武装机器和文化机器还会照常运转,其它国家也一样,印度即使死亡1000万人,也改变不了印度已经达到的与世界共同拥有的现代化水平。

查看余下7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0条)

热门评论
此文说:“新中国,看似一体,实则被切割得很碎”。这是什么视角?当年“被切割得很碎”吗?当年,七亿人民七亿兵,万里江山万里营:当年,喝令美军不得越过三八线,美军越过三八线后,韩国“白虎团”团旗与美国“北极熊团”团旗一起,就陈列在中国军事博物馆里了!
0条回复
“两百年前,欧洲各国革命的诉求就是追求8小时工作制”,胡诌也要有个限度!!1821年欧洲也就英国建立了现代机器大工业,欧洲大陆工业正在起步阶段,哪来的什么8小时工作日??
革命也主要是新型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革命。“休息权”,生产者有什么权力,有多大的权力是生产关系决定的,这又是建立在阶级对抗上,真正的政治经济学家,应该去研究事物内部之间的关联,而不是在这说什么“引领世界”的大话!!
0条回复
毛邓关系!唯一亮点!矛盾关系?这也能对上,天意!
0条回复
八小时工作制最早由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于1817年8月提出。他还发明了一个口号, “8小时劳动, 8小时休闲, 8个小时休息”1833年,在欧文的支持下,具有同情心的工厂主约翰·多赫尔蒂等人发动了一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运动。1866年,第一国际日内瓦代表大会提出了“8小时工作,8小时自己支配,8 小时休息”的口号,要求各国制定法律给予确认。
百度
0条回复
关于灾难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论述不错,有新意。实际上,这是矛盾和斗争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的有力证据。二战中,在欧洲,苏联和德国死掐,两国几乎都打烂了,德国还因打败而被拆和被瓜分。在亚洲,中国和日本死掐,两国都几乎打烂。但是二战后,欧洲的苏联和德国,亚洲的中国和日本都是恢复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还紧接着打了一场抗美援朝战争)。因此,不要怕矛盾和斗争,也不要怕打破点坛坛罐罐,掩盖和调和矛盾不是办法,正确地正是矛盾,解决矛盾,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0条回复
大体如此,点赞,支持孙教授多发声!几届了,没人学老毛,自然没毛样,百年屈辱何尽头?
0条回复
此文说:“美国即使死亡100万人,美国的国家机器、社会机器、教育机器、武装机器和文化机器还会照常运转,其它国家也一样,印度即使死亡1000万人,也改变不了印度已经达到的与世界共同拥有的现代化水平。”
作者忘了美国人口死亡3亿,“美国”就不“会照常运转”了。有印第安人为证。
0条回复
此文说:“离开一亿人,地球一样照转”。《通过生物武器来消灭其他国家的绝大部分人口,这绝不是美国独自干的》说;“通过生物武器来消灭其他国家的人口或者说消灭其他国家的绝大部分人口,这绝不是美国独自干的,而是以美国精英集团为首的世界各国精英集团共同的犯罪活动,是全世界1%精英集团对99%人民大众发动的新型屠杀活动,这是用生物武器屠杀人民的一个共同特点。”两文对人的态度如此不同。
0条回复
此文说:“离开任何一人,地球照转,离开一亿人,地球一样照转。”此话妙绝。此话之妙在于可以衍生出若干相似语:离开任何一男人,母猫照样怀孕。离开任何一女人,公猫照样传递基因。离开任何一白人,密西西比河照样自北向南注入大西洋。…
0条回复
查看全部10条评论 我要评论

大家都在看

1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