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人权概念解释权的争夺
1979年某一天,当时的《北京日报》发了一篇文章,不记得是不是社论或者还是其他的评论文章了。文章的标题是《人权从来就不是无产阶级的口号》。这篇文章引起了当时一些反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人们的反对。无论在当时还是后来,这篇文章并没有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
那时候,国内那些开始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们非常喜欢提到西方所谓人权概念。当时有人还要求美国总统卡特来过问中国的人权问题。很多中国人其实并不了解,这个人权到底是怎么回事,就连那些跟着西方话语学舌的人们,也并不了解人权的概念的实质。
那时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就是说起法国的《人权宣言》。而这个人权宣言里到底说了些什么,也没多少人知道。实际上,这个所谓人权宣言,全名是《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法语是:Déclaration des Droits del'Homme et du Citoyen。而这个人权中的“人”,其实意思很狭窄,指的就是男人,或者说是男性公民。而且这个所谓男性公民是有身份或者有地位的男性公民,不钖底层的劳动者。所以,资产阶级的人权,应当是指有钱有地位的男人的权利。这样就把很大一块人类的群体给排除在人权的范畴之外了。
当时,法国有位妇女,针对这个男性的人权宣言,也写了一篇《女性权利与女公民权宣言》,而这位女作者很快就被送上了断头台。那时的资产阶级老爷们,根本不允许女性争取什么人权。这个女性人权宣言让那些资产阶级老爷们心里非常不爽。
看看,这就是西方资产阶级所谓人权的历史。对于这样的历史,我们有很多人其实并不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年北京日报的那篇文章,说人权从来就不是无产阶级的口号,这话也没什么错误。因为无产阶级的口号在《共产党宣言》里就是消灭私有制,就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马克思主义压根就不讨论所谓抽象的人权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空洞而无聊的问题。资本主义时代的工人阶级是在做牛做马,或者连牛马都不如,资产阶级什么时候把工人阶级当作人来看待?如果在资产阶级眼里,工人阶级连人都不是,他们怎么可能关心工人阶级的所谓人权?
在七十年代,美国与西方开始用所谓人权问题来攻击苏联。当时苏联出现了所谓“持不同政见者”,其实就是站在西方资产阶级立场上,对苏联社会主义制度表达不满的一些知识分子。那些人跟后来在中国出现的所谓“公共知识分子”的表现差不多,即要求在苏联实行所谓西方式的民主自由。如果苏联政府对于这些反苏知识分子进行处罚和约束,西方就以所谓“反人权”来攻击苏联。西方资产阶级对这类反苏的知识分子称为“持不同政见者”,似乎用了一个较为中性的称谓。这样,西方资产阶级就把人权狭隘地定义为所谓争取西方式民主与自由的权利。至于普通人所理解的人权的其他内容与范畴,即人权中理应涵盖的最基本的内容,西方资产阶级根本不予理睬。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