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锡良:不要用虚伪亵渎伟大


  国庆假期,《长津湖》很火,票房据说很好。

  我没有观影,所以不直接评该剧长短。假期,我独自在网上看了《抗美援朝战争》完整版,感觉很知足。我还看了大量《长津湖》的影评及争论,总体来说,观影人表现很不错,多数认同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意义,认同在特定历史形势下牺牲的必要性。

  在知名博主的微博里,我也看到了互撕场景,一部分人讽刺志愿军牺牲过大,一部分人还在讲中国不尊重生命。当然,更多人还是站在新中国和志愿军一边,认为这场战争不但打得对,而且打得好,打出了命运转折。

  我对部分文人执着地反对抗美援朝并不惊讶,这是媒体多年宣传和熏陶的结果,他们用了所谓最人性的立场做饵,把“生命至上”时刻放在嘴上,并且还喜欢双标,尤其是把美国军队相对于志愿军牺牲人数较少作为对比,以衬托美国人更珍视生命。

  说句有点不合适的话,我真要感谢新冠疫情,如果不是这场疫情,我,更多人,可能多多少少还有点相信美国人更珍惜生命,因为美国人特别会做政治秀,动不动就降半旗。然而,轻松地让70多万人死亡教育了我等众生,美国仍有可爱之处,但它真不爱惜生命。

  一个国家,遇上了敌人,遇上了侵略者,遇上了觊觎者,除了正面迎战,没有第二条更好的路可以保证尊严,没有第二条更好的路可以保证人民和领土安全。

  战争=死亡=牺牲,这个等式永远成立,怕牺牲,就不要开战,开战,就不能把牺牲与否放在首位,投降,自然没有牺牲,但投降之后,就会有更大的牺牲,并且还有其它更大的被奴役代价。

  中国人,一直以来把自己的近代史看成是耻辱史,或者说被侵略史。

  为什么是这个结果?公认的结论是:腐朽,贫穷,积弱,技不如人,闭关锁国…..

  果真如此吗?我看不全是,从人的角度分析,中华民族在一百多年的区间内屡遭蹂躏的根本原因只有一条:投降主义。

  有四亿多人的大国,遇事必降,逢敌必降,不亡国,不为奴,于理不合。

  我们不妨简单回顾一下耻辱百年的耻辱大事:

  第一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

  英国人用了4000多军队,用了大约两年时间,成功地让清政府投降,并收获了一个《南京条约》。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

  与之同期,英国同阿富汗也在进行另一场战争,英国士兵和印度士兵共两万多,以最傲慢的姿态进抵坎大哈。1842年1月13日,英国人开始逃跑,阿富汗哨兵这样写道:我看见一个穿着英国军装、头发篷乱的骑兵和军马都负了重伤,这是三星期前从喀布尔开出来的一万五千人队伍唯一幸存下来的医生,因为饥饿,他也死了。把阿富汗变成英国殖民地的希望就这样完结了,这次失败,让英国在印度的地位开始发生动摇。

查看余下7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38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38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