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与《李延年》

2021-10-07 2371 0
作者: 保马编辑部 来源: 保马公众号

  大致浏览网络上对《长津湖》的评价,可以发现这样几种声音:第一,作品是感人的,用三个小时展现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的一个精华片段;第二,作为商业片,作品是成功的,特效一流,但故事松散,叙事混乱,文戏拉胯;第三,这是一部在思想倾向上有根本错误的影片,用最廉价的人道主义冲淡了社会主义斗争的伟大意义,用国家主义替代了阶级政治,甚至可以说是低级红高级黑。当然,还有形形色色阴阳怪气的公知言论,那就自郐无讥了。

临1.jpg

临2.jpg

  对第一种声音,我们认为,是基于整个社会舆论背景形成的大判断,我们的文艺工作者总算可以用最隆重严肃的态度面对这样伟大的历史题材了,这是进步,总比那些在历史垃圾堆里翻找甚至制造更腐臭垃圾的选材(如陈凯歌的历年选材)要进步。对第二种声音,我们认为是基于票房分析的客观判断,是掏钱看电影的人的基本感受。我们比较认同第三种声音,保马的一贯立场决定了这一点,但绝不能认同在这种面对千千万群众的文艺事业上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比如,不能用《南征北战》《大决战》这样以前时代的经典作为评价现在作品唯一的标准,符合就无条件赞美,不符合就彻底否定。

临3.jpg

  教条主义的错误在于将群众的观念意志想象为一成不变的,用自己所认可的某种固定的东西来替代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在艺术领域里,创作者受到现实生活的直接影响要远大于抽象观念。当然,有些老导演的老观念比骨质增生要明显得多(让他们不说废话胡话就相当于禁言),可优秀的能够直接在群众生活和历史真实的海洋中汲取灵感的艺术工作者更应该珍视和重视,批判老朽永远不如赞美先进重要。

  毛卫宁导演最优秀的艺术美德是尊重故事,而不是编织故事。他执导的作品基本都能表现出对叙事基底的充分吸纳和领会,我们可以举《平凡的世界》为先例,以《能文能武李延年》为高峰。用《李延年》和《长津湖》比较,能看出后者的差距,也能看出,不用教条主义的态度也能对当今的作品进行有效的正确的分析。

临4.jpg

  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的原因是极为复杂的,历史叙事有宏观有微观,在艺术作品中,微观细节必然优于宏观。李延年老英雄的事迹无比鲜活,也无比微观,电视剧《李延年》用六集的篇幅也只展现了最重要的微观场景。这种微观叙事达到了前所未有细腻的高度,在“政治指导员”的形象下,高度概括了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尤其是“解放战士”(原国民党军队改造人员)这个敏感群体怎样获得高度自觉的历史主体意识的过程。虽然并未使用一些阶级叙事的框架(我们认为,比如“诉苦会”那样的形式也是可以充分利用的),一样达到了阶级意识的统一。在电视剧中,借助对小安东的深切同情,那些戏份不多的角色也获得完满的形象塑造。剧终,小安东一家十口人的照片出现时,我们相信所有的观众都感到了巨大的冲击和真正的圆满。反观《长津湖》,伍千里等战士反反复复念叨的是“军人的荣誉感”,如果只是抽象的荣誉,那解放军、志愿军和美军、倭寇甚至国军、伪军有什么区别!革命军人的光荣不是职业军人的荣誉。这就不是共产党人和人民子弟兵的语言。导演编剧们要学会这套语言,就要彻底抛弃八十年代开始深入脑髓的好莱坞和西点军校,到边疆哨卡锻炼一年。正是和自己的战友,和自己身后的祖国土地和人民结成了血肉相连、永不可分割死结的关系,才决定了我们的人民子弟兵战无不胜攻无不取,能克服一切困难,才能赋予“为什么战旗美如画”的歌词以无比崇高的含义。

查看余下5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