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援将军为军人鼓与呼,军人力挺“百面战旗红”!
导语:最近国家网信办举办《百项网上正能量专题活动》评选,罗援将军主编的《百面战旗红》入围,今天是最后一次投票。罗援长期以来为国防和军队建设鼓与呼,在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期间提交了25个提案,大多与军人有关。他在国际和台海问题上强硬发声,被称之为理性鹰派。
今天特转载罗援将军接受人民网专访《军人的权益,国家为我们撑腰》。
希望大家为他歌颂我军战旗精神的《百面战旗红》投票,让我们的战旗更加鲜红,让我们的战旗高高飘扬!
6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制定这部法律,对于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作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原副部长罗援曾向政协递交《尽快制定军人地位及福利待遇法》的提案。日前,罗援将军接受人民网专访,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
人民网记者:作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您曾于2010年向政协递交了关于《尽快制定军人地位及福利待遇法》的提案。当时出何考虑?
罗援:当时的考虑是:
一是随着国家改革的深入,一些有关军人的政策、法规需要进一步调整、完善。
比如,前几年退役军官安置法中提到了军官是国家干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在我们在进行军官的人事安置时,已经很少再提“国家干部”这个词了,取而代之的是“国家公务员”。
那么军官和国家公务员是个什么关系?
其实,这关系到军人的社会地位问题,由于现役军官与现役的公务员没有相应的适配机制,权益保障不具刚性标准和硬性指标,给军人安置和身份转化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首先要从法律的层面给予明确和保障。
二是军人职业具有高风险性、高流动性和高奉献性的特点,优惠政策是政府和社会对军人们无私奉献的奖励和回报。
当前,一些人对军人享受的福利待遇和优惠政策不理解或者不满。他们说,凭什么你们军人就可以在家属就业、子女上学和医疗、交通和旅游等方面享受优先待遇?
殊不知,军人职业具有高风险性、高流动性和高奉献性的特点。这些优惠政策是政府和社会对军人们无私奉献的奖励和回报。
《宪法》规定,一旦国家有难,军人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乃至生命捍卫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安全。义务与权力应该是相匹配的,承担什么样的义务就理应享受什么样的权力。
军人可以讲无私奉献,但各级机关和全社会则应该增强国防意识和忧患意识,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