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老战士宣讲团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宣讲记事

2021-11-07
作者: 郭明芝 来源: 新华网

    “敌军的飞机飞得很低,连机身上的字母都能看见。凝固汽油弹落下来,‘噗’的一声,山坡上硝烟弥漫,草在烧,树在烧,连石头也在燃烧,我冲进一个石洞里……”

  深秋的成都,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的荣军博物馆里,一个声音苍老却洪亮。

  这是志愿军老战士涂伯毅,正在给来自成都市新都区繁江小学的孩子们讲述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故事。老人面容和手指都因为战火而毁损,目光却依然坚定有力。

  孩子们微仰着头,随着他走近一件件展品,驻足凝视,专注地听他讲述。

  像这样的宣讲,涂伯毅与他的战友们——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老战士宣讲团成员,已坚持了60多年。

  “战时,我们愿意为党和人民冲锋在前,牺牲我们的一切。伤残了,我们也要继续‘冲锋’,希望能用我们的故事去鼓励下一代,去传承革命精神。”涂伯毅说。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涂伯毅被敌人投下的凝固汽油弹烧伤致残,前后经历过8次整容手术,但战争依然在他身上留下了永远无法修复的伤害——全身大面积烧伤、双手手指不能屈伸、面部严重毁容……

  在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还有很多像涂伯毅一样的革命伤残军人:上甘岭战役中腰部受重伤的付仲阳;长津湖战役中因长时间在雪地里埋伏、严重冻伤失去四肢的周全弟以及同样在朝鲜战场上负伤失去左手右眼的易如元……

  真的勇士,不畏血火,不惧伤残。

  1958年,他们加入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老战士宣讲团的前身——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课余演出队,开始在全国进行巡回演出、宣讲,在爱国主义教育的“战场”上继续冲锋。半个多世纪以来,宣讲团成员累计演出和宣讲近万场,义务宣讲服务超过300万人次。

  “我们有坚强的意志,我们有颗永不残废的心……”这是老战士付仲阳,在为孩子们朗诵《我的心永远忠于党》。严重的腰伤让她行动艰难,但每次宣讲中,透过她浸着汗水的银发,人们仿佛又看到了当年的前线战场上,那个在炮火中微笑着为战友们演出的文艺女兵,那个不顾腰伤奋力抬运伤员的瘦小身影。

  “付奶奶,在那么艰苦的岁月,是什么支撑您在前线英勇奋战呢?”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发问。

  “我身边就有很多英雄,他们的精神时刻激励着我。最初我也害怕,但敌人打到了鸭绿江边,我们必须保卫祖国,把敌人赶回去!”付仲阳说。

  在宣讲团,像涂伯毅、付仲阳这样“冲锋”在宣讲一线的老战士仍有11位,平均年龄近85岁。

  “老人们当年的故事震撼人心,他们今天的故事同样振奋人心。”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工作人员张鑫说。60多年来,这支“钢铁队伍”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力所能及为祖国建设做贡献——

  涂伯毅成为了毁容也能登台的合唱指挥和舞蹈演员,周全弟成为了没有手和脚也能练就书法的“抱笔书法家”,易如元一只手也能吹笛和口琴、摄影、打乒乓球……

  老战士们讲述的革命故事,是爱国主义教育最鲜活的教材。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发挥各类红色资源的教育阵地作用,用革命文物、英烈遗物、老兵口述等珍贵史料,生动讲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氛围。

  今年以来,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的荣军博物馆共接待参观单位200多个,参观人员近3万人次。休养院老战士宣讲团开展院外宣讲近50次,开展微党课抱笔书法、诗歌朗诵百余次。

  不久前,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老战士宣讲团获得“2021年度最美退役军人”称号。“我们会继续‘冲锋’。”宣讲团成员易如元说,“只要我们还在一天,我们就坚持一天,一定要把革命精神传承下去。”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