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胜玉:高估了5G改变社会的能力?过度过急投资?被美刺激要冷静
近日,国家发改委警示新基建“着急蛮干”现象。
国家发改委官网日前刊载文章,对各地开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批驳。文章表示,新型基础设施作为基础性、公共性的物质工程设施,适度超前、系统化部署建设有利于发挥其最大效用。但一些行业和地方为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在未对新型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应用需求、投入成本、投资回报、发展前景、技术风险等进行科学评估的情况下,着急“抢占先机”,很容易造成投资项目风险过大、需求场景不足、建设成效不佳、长效运营动力不足等问题。文章以5G、电动车充电桩和工业互联网等为例指出,5G基站建设已经出现了因为应用不足导致利用率低,运营商为降低耗电成本主动休眠的情况,电动车充电桩缺口依然巨大,却由于规划和实际需求相脱离,出现了大量充电桩闲置的情况,各运营商充电设施利用率普遍低于15%,而工业互联网平台井喷增长的同时,也造成了企业过度依赖政府补贴的畸形发展“后遗症”,一些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营收中甚至70%-80%都是来自政府补贴,一旦补贴“退坡”、“断奶”,很可能造成一批平台倒下。文章警示称,由于新型基础设施具有更新迭代快、运营维护成本高、能源和场景依赖性强等特征,如果不能前瞻做好供给与需求的匹配,规划布局和投资建设不合理,也很容易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甚至带来新一轮的产能过剩。
我个人隐约感觉:5G建设着急蛮干、利用率低、性价比不高现象可能很突出。
2020年,“新基建”背景下,作为引擎的5G网络被寄予厚望。
5G投资投多少?投在哪?能发展多少5G用户?在投资巨大的5G建设中,我们能扮演什么角色?三大电信运营商和中国铁塔的2019年业绩报告中,或可一窥究竟。
2019年,三大电信运营商业绩平平。相对于以前的高增长,甚至可说是“惨淡”。从营收看:
2019年,
中国移动营运收入为7459亿元人民币,增长1.2%。
中国联通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905.1亿元,同比下降0.1%。
中国电信经营收入为人民币3757.34亿元,较2018年下降0.4%。
由此来看,电信和联通营收下降,中国移动的增长也相当有限,相当于无增长状态。
2020年,2000亿投资
业绩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电信5G投资93亿元;
中国移动的业绩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移动5G相关投资为240亿元;2020年公司资本开支预算为1798亿元,其中5G相关投资计划为1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