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征路:他们为什么把井冈山艰苦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井冈山的经济斗争井冈山艰苦吗?确实艰苦。斗争残酷吗?很残酷。可他们为什么还能这样创意无限,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曾经担任红军医院党总支书记的曾志,晚年回忆这段时光很少谈艰苦,却无比神往地说,井冈山的猴子好调皮,说那些猴子有时会把战马牵走,还会跑到山洞里去摸伤病员的脸。
革命不等同于暴力,革命是诗
——重访革命史,解读现代性(十四)
重访井冈山的经济斗争,当然离不开金融和市场,但必须把它作为单独的一篇来探讨。因为近年来的主流宣传一直在误导公众,把暴力等同于革命,把革命中的经济建设故意遮蔽或者绝少提及,这样就巧妙推导出毛泽东不懂经济的结论。
事实上在打土豪分田地的阶段,即便是地主及家庭成员也是要分一份田的,还分一部分小农具,以促进他们自食其力。
工农兵政府在没收土豪劣绅的商店问题上还有过明确的政策界限:
一是对商店所欠一般商人的债务不能废除;
二是一般商人的股份要承认;
三是店员的就业问题要解决;
四是事前要经过政府批准,财产归政府处理。
边界党的会议上多次强调:
保护中小工商业的政策是由民主革命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是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既不同于欧美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又不同于社会主义革命。
它的主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买办阶级,对于中小工商业则采取保护政策。
红军标语
当时湘南特委确实提出过“一切工厂归工人”的口号,也宣传得很普遍,湖南省委在拉部队参加湘南暴动时还烧了一些房屋。但这些过左的政策在湘赣边界受到了抵制,当时还有打土豪要到外围去打的说法。
因为大家都认识到,在土地革命中能否正确对待中间阶级是一个重大问题,如果团结不了中间阶级,中农就可能向地主豪绅那边靠拢,使贫雇农变成了孤军。
红军标语
如果说上述政策还包含一定的策略成分,那么以下事实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井冈山的经济活动了。
茨坪军械处旧址
1927年工农革命军进入井冈山地区不久,毛泽东就抽调了几名战士,在宁冈茅坪的步云山办了个修械所。1928年五六月间永新赤卫队的塘边,又办了一个修械所,同年在茨坪成立了红四军军械处,这些修械所就是井冈山因陋就简办工业的开始。
这些主要是由战士加铁匠银匠铜匠组成的修械所,为后来办兵工厂培养了第一批骨干力量,也积累了技术经验。有一次他们修理的二十八团缴获的迫击炮,在1928年黄洋界保卫战中还发挥了重要作用,“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用的就是这门大炮。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