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议后,毛主席因力阻3万红军被敌40万重兵围歼,曾再失兵权
熟悉军史的人都知道,红军时期,我党我军的创始人毛主席曾三失兵权。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三次被赶出红军” :龙岩城会议“选掉”了兵权 ,赣南会议“取消”了兵权,宁都会议“撤销”了兵权。
龙岩城会议指的是1929年6月22日召开的红四军“七大”,这次会上,毛主席“落选”了红四军的前敌委员会书记,陈毅当选了。
当时在中央实际主持工作的是周恩来,他了解了情况后,认为红军应加强党的领导,还是毛主席主军更合适些。于是历时半年之后的11月26日,毛主席又在红四军恢复了前敌委员会书记职务。
赣南会议是指苏区中央局于1931年11月1日至5日在江西赣南瑞金召开的一次会议。会议贯彻了王明路线,撤销了毛泽东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职务,他所担任的红军总政委一职也被取消了,成了专搞地方工作的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主席。
不久,红军攻打赣州,遭到了失败。周恩来请毛主席火速来前线指挥作战,毛主席便在林彪任总指挥的中路军中以“政府主席”的身份指挥作战,不仅解了赣州之危,而且在漳州战役中取得大胜。也是半年后的1932年8月8日,毛主席的红军总政委职务得以恢复了。
宁都会议是指1932年10月上旬中共苏区中央局在江西赣南宁都县召开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决定周恩来负军事总责,毛主席被“免去”红军总政委到后方工作,红军总政委一职由周恩来代理。
1932年10月26日,临时中央又撤销了毛主席的红一方面军总政委职务,由周恩来兼任。
这次毛主席坐“冷板凳”的时间比较长,有两年多。他后来回忆说:“那时候,不但一个人也不上门,连一个鬼也不上门……”
直至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召开的遵义会议上,毛主席才又回到党和军队的领导岗位,得以进入党中央领导核心,当选为政治局常委,被委任为“恩来同志的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继续长征,决定北渡长江。当进至距遵义习水县土城镇4公里的青杠坡时,遭到川军郭勋祺部的顽强阻击。于是,毛主席果断决策,红军调头西进,渡过赤水,到川滇边境的扎西休整、缩编,这就是著名的“一渡赤水”。
蒋介石集团为阻止中央红军北上渡江,调集重兵对红军形成合围夹击之势。
毛主席当机立断,避实就虚。于是,中央红军“二渡赤水”,激战娄山关,再占遵义。在这次遵义战役中,红军重创敌中央军两个师、黔军8个团,取得长征以来、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后的第一次大胜利。毛主席豪情满怀地写下了不朽诗篇《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