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坤:不打无把握之仗——对台与对美作战的基本设想
任何国家都有战略假想敌,只是敌对的程度有所不同而已;任何国家的武装力量都以战争和战斗为核心职能,都要准备对外作战,这也是古今中外皆一致的规则。当代中国也不例外,中国正在准备对美对台作战,有对印、对日作战的预案,也有南海、朝鲜半岛等地的应变计划,这也是基本常识,对此不必讳言。如果没有这些,或者有所缺位缺失,那倒是十分严重的问题了,相信我们的国家绝不会出现有这样的失误。
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如今广泛议论对台作战和对美作战,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对此完全不必大惊小怪,好像这就破坏了和平统一大政方针一般。实际恰恰相反,如果中国上下广泛议论研究对台对美作战问题,这将造成巨大的战略威慑,十分有助于两岸统一,这就如同当年“深挖洞”所产生的威慑一样,如果在未来战争我们只搞当年国民党那种片面抗战把戏的话,那必将受到严厉的惩罚。不管什么现代化战争、高技术战争,任何时候都离不开全民动员和全民支持。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这些民间不懂军事的人等就也可以放下包袱,本着愚者千虑的精神无所顾忌、无所拘束地议论一番对台对美作战问题了。
一、要立足于大规模作战,立足于长期作战
民间议论对台作战有一种不好的倾向,那就是把这场战争想象得太过容易,在不考虑美军参战的情况下,有人甚至设想24小时就能解决问题!
这未免把事情想得太简单轻松了。如果未来真能达成这样的战果,当然很好,但对台作战准备却坚决不能以此为出发点,而必须立足于大规模作战,也必须立足于长期作战。这是因为:
第一,台军有相当规模,也有一定的战斗力,是正规的武装力量,并非乌合之众,不可能一触即溃。对于两岸之间的战争,他们有长期准备,从战场建设到弹药准备,都有雄厚的积累,对此必须料敌从宽,不可盲目自大、低估敌人的力量;
第二,任何形式的作战,都要有一个发动、发展与纵深推进的过程,未来对台作战不会有什么“一击必杀”、“点穴成功”之类的可能,这等设想可能是因为一些人武侠小说看多了,凭空想象出来的东西。事实上,无论选择何种作战样式,完成对全台的占领与控制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封锁困死台湾当局固然需要较长时间,火力摧毁台湾军事实力也需要反复覆盖打击,至于敌前登陆、两栖作战,那更是复杂多变的战斗过程,不要说什么24小时占领台湾全岛,能24小时之内实现登陆并成功控制滩头阵地,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第三,“先为不可胜”,要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所谓庙算,一个重要的内涵是“先为不可胜”,要把一切不利和最坏的可能,都一概设想思考周全并准备到位。为此就要做十分充分的准备,要最大限度地预留机动预备力量以及一切战事需求备份。须知,大陆其实是以未战之兵而临大阵,武装力量从上到下都没有直接的战场经验,在这种情况下打大仗打恶仗,注定要有种种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因此必须预留十分充分的后手与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