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坤:在中美战略竞争的紧张关头,要格外警惕内部分化和内鬼作祟
人们经常讲,美国不是铁板一块。应该承认,这话确实很有道理,对于我们全面和深入地认识美国很有帮助。但我们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这样的层次还很不够,在如此这般认识美国的同时,我们还应本着反躬自省的精神回头看看自己。如果我们在这样讲话的同时,回头看看,中国是不是也这个样子呢?这才是更应该值得思考的大问题。
其实,中国历来都不是铁板一块,即便在毛泽东时代都是这样,现如今的中国更是这样。我们经常讲中华民族的共同信念和共同目标,所谓“共同”者,只是属于多数人之“共同”,而并非属于全部中国人,即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样的目标,也有人认同有人不认同,只不过认同者是大多数,不认同者是很少数。所以,认真分析重大战略问题上中国内部都存在哪些不同的立场与态度,明白应该依靠谁、不依靠谁,应该警惕防备谁,哪些人是推动力量,哪些人可能成为阻力,这应该成为一项基础性的工作。
从这一基本逻辑出发,对于已经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中美“战略竞争”,我们就既要知道其发起者美国方面的设计与打算,同时也应该知道这个东西在中国国内所发生的作用以及引起的反响,直白地说,就是由此将带来怎样的分化与裂变,对此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才行。
窃以为,随着中美“战略竞争”的展开与深入,将催化中国社会加剧和加速如下几个方面的分化与裂变:
其一,加剧资本经济体系的撕裂
人们经常看到,每逢中美关系出现波动,都相应地要带动资本出现一定程度的惊慌,什么资金外流人员外逃啦,生产转移啦,富豪跑路啦,等等。这里所谓资本,当然主要是指资本主义意义上的资本,中国的国有或国家资本不可能这样。
资本上述的流动自然要带来生产经营关系的巨大变化,相应的就是以这种资本为核心一个巨大经济体系的裂变。改革开放以来,以上述这种类别的资本为核心,在中国发展形成了一个相当庞大的资本经济体系,成为现代中国十分重要的生产方式与社会存在。这一资本经济体系既是中国现代国民经济体系的一部分,也同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有密切的联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做是其全球链条上的一个环节。
也正因其如此,所以中国现代资本经济体系必然要饱受国际政治关系的冲击,其雨雪阴晴同国际政治气候紧密呼应,同中美关系的现状严格对应。当中美两国的国家关系总体上相向而行的时候,中国的资本经济体系就会很平稳、很安顺,当中美关系矛盾迭起、冲突不断和日渐走向对峙对立的时候,这一经济体系就将被搅动得寝食难安,就要变得慌不择路。中美两国都在对其施加强大力量,在两方面巨大拉力的作用之下,必然要出现相应分化与撕裂。在目前的中美关系下,中国资本经济体系还只是出现了分化分裂的一些迹象,许多人以为这是暂时的现象,或者希望如此。但遗憾的是,随着中美“战略竞争”向纵深推进,裂痕必将日渐加大加深,最后的结果就是要发生撕裂,这个资本经济体系一部分可能要留在中国,另外一部分就要要跑到外面去了,具体体现在中美关系上就是所谓的“脱钩”。其它方面具体的分裂分化情况,要视情况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达和表现方式。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