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继明:今天为什么要纪念毛泽东?
【刘继明按:本文是今年9月9日我在武汉红歌会纪念毛主席逝世四十五周年群众大会上的演讲,现略加修改发表于此,以纪念中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领袖,全世界被剥削阶级被压迫民族的伟大导师毛泽东主席诞辰128周年。】
大约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开始,每年9月9日和12月26日,从北京的毛主席纪念堂,到湖南的毛主席故乡韶山,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中国很多地方都有人以各种形式纪念毛主席,逐渐形成了一股至今绵延不绝的“毛 泽 东 热”,而且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深入人心。前些年,有人建议把12月26日命名为节日,在民众中引起了广泛的响应。一个国家领导人和政党领袖逝世几十年后,还有这么多普通老百姓自发地纪念他、缅怀他,甚至演变成了一个民间节日,这种现象,在古今中外历史上都是极其罕见的。
这使我想到一个问题:我们今天为什么要纪念毛主席?我觉得首先是情感上的需要。对许多从毛泽东时代走过来的人来说,对毛主席远远超出了一般意义上对政治领袖的拥护和崇拜,而是像对待自己的某位已故的祖先或亲人那样的感情,就像一首歌唱的,“毛主席是咱社里人”。四十五年前毛主席逝世时,我才十四岁,记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的讣告中,在念了一串毛主席担任的党和国家领导职务和“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敬爱的伟大领袖”之后,还有一句:“国际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的伟大导师”。这说明毛主席不仅是中国党和国家的领袖,而且像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那样,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这是他和中外历史上所有政治家之间的根本区别。我们说毛主席是人民领袖,这首先体现在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不懈奋斗的一生,新中国成立后,他把所有党政机构都打上了人民的烙印:人民政府、人民委员会、人民银行、人民公安、人民法院、人民警察、人民教师、人民军队;他在延安为纪念八路军战士张思德所写的《为人民服务》,至今被当做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在毛泽东的词典中,“人民”是一个神圣的概念。例如:“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卑贱者最高贵,高贵者最愚蠢”,“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等等。毛主席不仅是这样说的,而且是这样做的。从新中国成立到他逝世的27年间,不仅建立起了教育、医疗、卫生和住房基本免费的普泛性福利体系,让占据人口最大多数的工人农民获得了经济上的平等,而且赋予了人民群众监督干部和政府的政治权利,1975年,还把游行、示威和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写进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毛泽东时代的中国,是真正实行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伟大时代。这一切都充分表明,毛主席始终站在最大多数人民的立场上,是当之无愧的人民领袖。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