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蒙:我“土”,所以我赢!——抗日根据地货币战拾遗
【在山东根据地时的薛暮桥(右)】
山东、晋冀鲁豫、苏中抗日根据地货币战拾遗
阿 蒙
抗日战争时期,各个根据地根据当地的经济条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货币发行体系,成功地打破了日寇的“以战养战”策略——真可谓,各村有各村的妙招!
山东抗日根据地的货币战:物资本位的货币,见过吗?
1937年10月,中共山东地下党发动抗日武装斗争,并于1938年3月攻克掖县,摧毁伪政权。随后,他们按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指示,广泛吸收各阶层的各种人才抗日,成立了“胶东抗日游击队第三支队”。
当时,青岛中鲁银行经理张玉田不愿当汉奸,于是带了钱款和几辆汽车,准备回老家掖县。路过平度时,却被国民党游击支队十六支队的张金铭抢走全部钱款和汽车。国民党当局甚至派人到掖县抓捕张玉田。然而,“土八路”却给刚到掖县的张玉田二百块钱作生活费用。张的儿子为日本留学生,抗战前在掖县当中学老师;抗战爆发后,则与土八路合作,出任县大队长。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有计划地与敌人发行伪币与破坏法币的政策做斗争,允许被割断区域设立地方银行,发行地方纸币。由国家银行办理低利借贷,协助生产事业的发展及商品流通。”【1】中共山东分局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和当时山东货币金融的混乱状态,为稳定金融市场,解决军需民用,决定建立抗日根据地自己的银行;首先是在胶东建立了北海银行,继而又在抗日根据地发行北海币。张玉田凭借其银行工作经验,出任北海银行行长,帮助“土八路”发行货币,解决抗日的经费问题。
北海币在发行之初,也是以法币为比价单位。作为法币的辅币,其发行额为五分、一角、贰角、五角。这与发行边币的缘由是一样的,之前在介绍晋察冀边币时已有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1948年,北海银行发行的北海币】
《塘沽协议》签订后,国民党正规军就已经退出华北——抗战爆发后,华北的国军一击即溃。山东货币的混乱,比之晋察冀,有过之而无不及:国民党山东省主席沈鸿烈的民生银行,发行法币的辅币——从抗战前到1940年投伪,再到被日伪接管后,累计发行金额约一亿元;胶东地区则有赵保原(国民党暂编十二师师长)发行莱阳地方流通券、蔡晋康(国民党九区专员)发行栖霞救济券、吴化文(国民党新四师师长)发行“庆仁号”钱帖……国民党政府山东要员都把发行货币作为敛财手段,总计发行的货币不下三十种。
由于各地国军发行的钞票没有支付的保证,所以北海币甫一发行,就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