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评《不要抬头》: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01
如果一颗直径数十公里的彗星,直冲地球飞来,六个月之后将撞入太平洋,威力相当于10亿颗广岛原子弹,激起淹没地球所有陆地的海啸和十级以上地震,人类应该怎么办?
1998年,好莱坞拍摄一部《天地大冲撞》,给了一个答案;2021年,好莱坞又拍摄了一部电影《不要抬头》,给了另一个答案。
在第一部影片中,面对可能降临的巨大灾难,美国紧急动员起来了,总统指挥若定,有条不紊地应对危机:发射载人飞船携带核武器去摧毁彗星,同时组织国民向高地和地下庇护所“方舟”转移……最终,虽然有一块彗星碎片撞上地球,并引发了不小灾难,但大部分人口和人类文明,都得到了拯救。
这部影片中,给人印象颇深的一个桥段是,“弥赛亚号”飞船上的宇航员们最后决定与彗星同归于尽。一方面,他们坦然地相信,自己的牺牲会被美国永远铭记,“至少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所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中学”;另一方面,通过罗伯特·杜瓦尔饰演的指挥长携带的一本《白鲸记》,暗示把与对手同归于尽视为莫大荣耀的精神深深植根于美利坚传统。【点击阅读】
但在第二部影片,即《不要抬头》中,美国几乎变成了一座疯人院,根本无法团结起来采取有效行动,彗星最终不出所料地撞上了地球,毁灭了一切。
从1998年到2021年,23年过去,弹指一挥间,经历了911事件、金融危机、中国崛起等,美国不免有沧海桑田之感,好莱坞也性情大变,不那么轻狂了。
这部电影,不是一部简单的“喜剧”,不妨可以看作是美国文化精英对美国近年来遭遇的内外危机的一种反应。
好莱坞把美国的困境用一种漫画式的夸张手法呈现出来,试图籍此唤起全社会的关注,为美国找到出路。
至于最后能不能如愿以偿,就不是好莱坞所能决定的了。
02
《不要抬头》由奥斯卡金像奖得主亚当·麦凯担任编剧和导演。
影片一开始,似乎讲述了一个好莱坞车轻驾熟的灾难片故事——密西根大学天文系年轻的研究生凯特·迪比亚斯凯(詹妮弗·劳伦斯饰)发现一颗彗星将在半年后撞上地球,她告知了导师兰德尔·明迪教授(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后者认为,如此巨大的危险必须报告白宫。
这一桥段无疑是对《天地大冲撞》片头的戏仿,格外具有讽刺意味:你可以猜中开头,却不能猜中结尾。
美国军方用一架大型军用运输机将凯特和明迪教授从密西根州接到了华盛顿,他们两人孤零零地坐在一个像游泳馆一般巨大、空荡的机舱中,这奠定了整部影片荒诞不经的基调。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