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 | 悼念曹征路老师:“肩扛铁栅栏的人”
01
昨天晚上,忽然看到曹征路老师去世的消息,感到一阵巨大的悲痛狠狠袭来,整个人都有些不知所措了。
其实,对曹老师的去世,我不应该感到意外。他这次生病住院后,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他病情稳定时,我还和他通过电话,直到大约两个星期前,曹老师突然不再回复微信,我即有不详预感,但又希望有奇迹发生,结果最终听到的仍然是噩耗!
长歌当哭,亦当在痛定之后。此时此刻,我很想说些什么,又不知道该从何处说起,只能回忆一些片段,疏解胸中的痛苦与沉重,也算送别曹老师。
02
初识曹征路,是因为他2004年发表的那部引起强烈震撼,被誉为“工人阶级的伤痕文学”的中篇小说《那儿》。
《那儿》讲述了一个国营矿山机械厂的工人,在“改制”的浪潮中几经挣扎,终于沦陷的故事。
主人公“我小舅”是矿山机械厂劳模出身的工会主席。他一心想让工人在矿机厂这条“大船”沉没时免于落水,却屡屡失败。到了最后,他决定“拼了”,动员大家拿出仅有的房产证作抵押贷款,以取得矿机厂的控股地位,但上面随机应变,决定“经营者持大股”,房产证也要不回来了。
最致命的是,由于“我小舅”是工会主席,属于“厂领导”,上面决定给他3%的股份,这样他就是百万富翁了。
那一夜,“我小舅”来到心爱的车间,用空气锤打造了一大堆镰刀和斧头——“我猜他站在火光里,抿上一口酒,然后叮叮铛铛敲打这些东西的时候,是快乐的。因为那才是他真正热爱的一种生活,那才是他身心舒畅灵魂飞升的舞台”——之后,他躺在空气锤下,怀里抱着脚踏开关,用一种最酷烈的死法,以身殉他的国企工厂。
那一夜,我一口气读完了这篇小说,不断地流下了眼泪。我想起了自己生长的城市,想起中学旁边就是一座矿山机械厂,想起了自己的许多同学以及他们在下岗潮中命运……
“我小舅”的精神力量,很大一部分来自“我外婆的爷爷”——一位早期的革命者和工人领袖,他在一次监狱暴动中,只身扛起铁栅栏,掩护难友们往外冲,自己身中十几枪而牺牲。
“我小舅”在空气锤砸向自己头部的那一刻,看到了这位从未见过面的“姥爷”,他肩扛铁栅栏,回头对难友们喊:“冲啊,冲啊,为了明天,为了下一代,为了……冲啊,冲啊!”
我忽然想到,在这样一个后冷战的时代,一个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时代,在这样一个鼓吹“人间正道私有化”,为地主阶级哭坟、为资本家树碑立传蔚然成风的时代,曹征路何尝不是一位肩扛铁栅栏的勇士呢?他几乎是一己之力挽救了中国当代文学(尽管他因此反而受到了主流文学界的排斥),也为奄奄一息的左翼文学打开了一条生路。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