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国有企业遭遇过哪些来自新自由主义的污蔑和狂风骤雨
九十年代,一股隐藏在阴沟里的势力打着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的名义,刮起了一场侵吞国有资产的邪风,摆开了一场蘸着工人阶级血泪的饕餮盛宴。当时,在新自由主义妖风的蛊惑之下,一批涉及到国有企业的谣言盛起,而一些官员伙同资本势力,开始肆无忌惮地吞食大批国有资产。
谣言一:公有制经济就是不行,管理混乱;大锅饭没有激励作用,企业中人浮于事,效率极低。所以国有企业是没有前途的。
谣言二:国有企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在市场中无力与非公有制经济竞争。几乎所有的国有企业都面临着倒闭和破产的危险,所以需要有能人来接管国有企业,需要大力推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
谣言三:国有企业船大不好掉头,在市场上不能灵活转舵,不如非公有制小企业,船小好掉头,在市场中游刃有余。
总之,这些谣言都是指责国有企业已经不行了,而非公有制企业才是发展经济的中坚力量,所以,所谓国有企业的改革,就是要把国有企业改为私营企业。
那时的国有企业确实存在着不少问题,甚至遭遇到很大的困难。但这些问题与困难与公有制没有丝毫的关系。
在国企改制过程中,由计划体制改为市场体制。原来管理企业的上级部门,一下子全都放了手。这在表面上看起来,似乎给了企业很大的自主权。然而,我们的国有企业,原来根本不需要操心市场与营销的问题。所以企业的领导也不需要关心这类问题。但现在上级部门一放手,把企业一下子扔到市场经济的大潮里,企业怎么可能一下子就能适应得过来。
在这个过程中,原来上级部门给企业的拨款改成由银行贷款。企业原来没有债务的包袱,这种拨改贷让企业一下子就背负着债务的沉重包袱,给了企业很大的压力。原来企业生产中所产生的利润,大部分是上缴给国家的。利润多就多交一点,利润少就少交一点。暂时没有利润就先不交。而当时把上交的利润改为缴税,而税是必须要缴的,而且还要按照相应的比例。即使企业盈利不多,甚至没有盈利,而应该缴纳的税收是一分钱也不能少的。这样,因为所谓的利改税,国有企业又多了一份负担。
与此同时,国有企业还要负担职工的医疗费用,还要负担已经退休职工的养老费用。这些费用在当时新出现的私营企业中都是没有的。因此国有企业生产成本就会远高于私营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之间的竞争并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再加上很多私营企业在经营中大肆通过给付客户的回扣来进行不公平的竞争,让国有企业更是雪上加霜。再加上一些私营企业给有关方面官员的贿赂,以拉到更多的订单与项目,国有企业已经被挤得快没有话路了。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