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朱主任一句话就抹杀了中医人的付出!


  4月2日,共存派的自媒体接力传播一段上海浦东疾控中心朱主任与“群众”对话的通话录音,《光明日报》专栏作者朱昌俊将这段录音吹捧成所谓的“上海共识”,接着就是各路魑魅魍魉的狂欢与表演。

  在这段录音出来之前的文章中笔者就已经说过,网红的观点代表不了绝大多数上海普通老百姓的看法。国家“出手”之后,上海的状况发生了一些变化,笔者在上海的朋友反馈的情况是,周一凌晨他居住的小区终于来了一次真正的全员核酸筛查,发了生活物资,也发了中药预防汤剂,对这样的变化老百姓是非常欢迎的。

  所以,所谓的“共识”究竟代表了谁的共识?某地官僚的共识,某地公卫专家的共识还是某地老百姓的共识?恐怕都代表不了。

  这段录音听起来充满了怨气。在已经累计了数万阳性感染者的情况下,负责流行病学调查的朱主任当然很累,但这时进行“流调”本身的意义和急迫性都已经变得不那么大,当前上海防控的主要工作环节已经不在朱主任这里了。

  录音中的朱主任透露自己的职责只是流行病学调查,核酸检测不归自己管,核酸结果上传“健康云”不归自己管,收治病人不归自己管,重点人群隔离管控不归自己管,上海被封控的老百姓的吃穿用度更不归自己管……既然如此,朱主任又能了解多少其他环节一线的真实情况?身兼官员和专家身份的朱主任在自己负责的一亩三分地上又能代表当地各个环节、各个领域官员和专家多大的“共识”?

  朱主任抱怨的某些情况当然是有目共睹的:如“健康云不可信,阳性也绿码,是否为阳要疾控的电话通知”,又如“医疗资源已经非常紧张120也派不出去”,前者是朱主任亲历的,后者是很多自媒体都在反映的,朱主任大多也是听来的,不仅朱主任听说了,全国民众都听说了。

  哪怕暂且不去追究搞到几万人阳性是谁的责任,面对当前的问题,难道不该是针对问题解决问题?经济没那么发达,管理没那么“先进”的武汉、西安都经历过类似的局面,但他们都解决了,资源更充沛的上海为什么反而就不能解决,而要选择“居家隔离”、“当流感”处理呢?

  武汉最开始也采取轻症居家隔离,最后导致大范围的社会面传播;上海几万人感染的确很少重症及死亡,但真正的原因朱主任搞清楚了吗?面对已有的教训,这样的态度不像是在站在专业角度提出专业的方案,更像是单纯地抱怨、撂挑子、甩锅,如果其他环节、其他部门的官员也是这个态度,那首先该被“清零”的,真不是病毒了!

  上海健康云的建设和运营都承包给了一家民企,三月初就已经出现过系统崩溃的问题,这会儿又整出“阳性也绿码”,大量病例外溢、闹到全国各地都紧张,总得追究一下到底是哪个环节出的问题吧?是核酸检测企业数据上报不及时?还是健康云更新不及时?

查看余下6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3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3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