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木:从海湾到台湾——冷战后美国亚太外交政策分析


  一、在海湾战争之前,美国外交最大缺憾就是不能对波斯湾石油实现直接控制

  海湾战争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巨大的谜。这就是: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浩浩荡荡开进海湾,为 什么只将伊拉克军队赶出科威特,对其军事设施实施“外科手术”式的打击之后,就草草收场了呢?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不解地说:“萨达姆依然在位,可当时的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却都下野了。”言下之意,布什怎么在打败侵略者之后却保留了他们再次发动战争的机器和能力呢?对此,布什不得不在撒切尔夫人讲话后迅速做出解释。他说:“我们的任务是制止侵略,而不是消灭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目的不是再造成5万伊拉克人的死亡,也不是寻找萨达姆。”那么,美国进行这场战争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我们注意到,20世纪美国外交政策基本都是围绕中东地区以及由中东向东西两线延伸的通往北美和西欧的石油运输线:西线是由波斯湾经红海、地中海到大西洋的航海线;东线则是由波斯湾经科伦坡、马六甲海峡、马尼拉、关岛、夏威夷到美国太平洋沿岸的海上线路。我们只要观察一下就会发现:20世纪美国历次重大外交行动,基本上都是沿着这条线索展开的;反之,都不会引起美国外交的太多注意。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在中国东北、华北长驱直入,美国坐视不管,只是在日本靠近上海时,美国才认真起来;两伊战争中,只要伊拉克向东北扩张,美国就表示出慷慨的资助。然而,一旦伊拉克调头南下,那就遭到美国“沙漠风暴”行动的打击。

  我们还注意到,在海湾战争之前,美国外交最大的缺憾就是不能对波斯湾石油实现直接控制, 而美国在中东的“首要国家安全利益”是海湾的石油利益(1995年美国国防部中东战略报告)。对波斯湾石油直接控制的首要条件是美国能够充分地实现军事介入海湾事务。这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前是美国无法完成的目标,恰好,1990年2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举为美国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机。借此机会,美国在中东历史上第一次在阿拉伯人的“邀请”下堂而皇之地实现了大规模驻军海湾的目标。这从表面上看,美国是为了帮助科威特人民解放自己的祖国,但从深层看,美国的真实目标则是控制占世界石油储藏量三分之二的海湾石油。为了这一目标的实现,美国在打败了伊拉克侵略军之后,就在伊科边界一带中止了进攻。以色列防务问题专家、《安全研究》杂志主编、华盛顿美利坚大学教授阿莫斯·珀尔马抱怨说,海湾战争并未解除伊拉克对邻国的威胁,不除掉萨达姆·侯赛因“是海湾战争的最大错误”。然而布什则针锋相对地表示:“我认为历史将证明我们做得正确。”

查看余下7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3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3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