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生:俄罗斯帝国出现再次分裂的迹象

2022-06-21 12078 31
作者: 安生 来源: 卢瑟经济学之安生杂谈

  维持一个国家靠的是什么?

  第一是经济,第二是暴力。

  甲地和乙地之间,是一个完整的生产循环,两者融合取消海关等界限,有利于提高双方的社会总产品的产出,甲地和乙地就有融合的趋势。

  反之,甲地和乙地之间,不是一个完整的经济循环,两者融合不利于其中一方,或者不利于其中两方,或者虽然是一个完整的经济循环,但是一方使用经济、政治手段压榨另一方,那么甲地和乙地就有分裂的趋势。

  前者比如19世纪的德国、20世纪的欧洲,后者比如当年南北战争前的美国。

  先有的德意志关税同盟,后有的现代意义的德国。20世纪以后,欧洲各国的人口数都不多,均无法完成工业循环,结合成一个统一整体,分工合作,统筹协调,利益均沾,明显好于彼此分裂,各自为政,与邻为壑。

  南北战争前,美国南部农场主为欧洲主要是英国提供廉价的棉花和粮食,换取欧洲的工业至成品。北方资本家需要南方的原料、劳动力和市场。双方利益显然不统一,结果发生了南北战争。初步工业化的北方战胜了经济殖民地的南方,南方只好认了。

  所以,第二个条件就是暴力了。

  许多国家其实和当年的美国差不多,一部分地区如果分裂出去,有更好的经济前景。但是,中央政权一方面砸钱,一方面使用军力,胡萝卜大棒两头招呼。于是,这些国家也能维持统一。

  往大了说,维持势力范围也是如此。当年的英国、今天的美国的势力范围其实就是这么维持的。

  如果双方在经济上不能互利互惠,一方又不能用武力制服另一方,那么分裂不可避免。

  农业社会,每个庄园甚至每个小农家庭都是独立的生产单元,所以天然就有分裂的经济条件。这时,就看这个国家的中央政权有没有能力维持一支庞大的军队随时征服四处的叛乱。

  中央地区有发达农业区又便于军队机动的国家,可以成为庞大的帝国,比如有黄河流域农耕区的中国,比如农业区围绕地中海分布的罗马。这些地区的中央农业区可以供养数量庞大的军队,便利的交通条件,可以使这些军队征服各地的叛乱。

  有些地区,天然就有分裂的倾向。比如四川,天府之国,周边地形险峻,易守难攻。中央军想制服四川当时的势力并不容易。所以,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平蜀难平。

  还有些地区,连难平的平,都谈不上,只能羁縻,给个封号,大家彼此面皮过得去。

  生产力发展,中央实力增强,就要改土归流。生产力停滞甚至倒退,地方分裂势力重新抬头,遍地都是草头王。

  工业化时代以后,随着产业链条变长,各国出现了经济融合的趋势。出现了诸多经济圈。但是,谁当经济圈主宰,又成了问题。对强国来说,都希望成为经济圈的主宰,如同资本家一样掌握经济圈内产品分配权。对弱国来说,加入先进国家当主宰的经济圈显然好于加入落后国家当主宰的经济圈。

查看余下8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3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3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