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治波:我认识的乔羽先生

2022-06-26 2265 1
作者: 林治波 来源: 昆仑策网

1.jpg

【乔羽。资料照片】

  得知乔羽先生逝世,虽不算意外,却很是不舍。回忆和乔老的过往,其言谈举止、音容笑貌栩栩如生,宛如昨日。

  和乔老相识多年了。他和老伴、女儿住在顺义,我时常和妻子一起去顺义探望,后来调到分社工作,从外地回京时也经常抽空前去看看老人家。

  说起来,我和乔老还真是有些缘分:乔老出生于1927年,我则生于1963年,都属兔;乔老毕业于北方大学,而我毕业于人民大学,前者乃后者之前身;乔老是济宁人,而我是威海人,同为山东人。我开玩笑说;“乔老,我们都是兔子,又是校友和同乡,有缘分啊!”乔老高兴地回答:“是啊,是啊!”

  因为年事已高,腿脚不便,这些年乔老外出越来越少,常常待在家中。每次见面,乔老总是喜欢听我聊一聊近期的国内外形势。老人家说话不多,主要是倾听,听得很认真,常常陷入沉思,偶尔也会插一两句话。因为谈得投机,有时甚至聊到深夜。我明白,老人家喜欢了解外面的信息,实际上是出于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关心。

  乔老的歌词很多,品人说事,谈古论今,涉猎面很广,但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以爱国为主题的,比如《我的祖国》《祖国颂》《爱我中华》《祖国晨曲》《祝福中华》《雄伟的天安门》等等。这些歌曲之所以脍炙人口,传遍神州大地,就是因为歌词抒发了乔老真挚深切、发自肺腑的爱国之情、赤子之心,进而引发了中华儿女普遍而强烈的共鸣。虽然乔老并非从政者,且年事已高,但关心国家、热爱人民的情怀从未停歇。对于国家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他为之欣慰;对于社会的矛盾、负面的现象,他为之忧虑。欣慰之情、忧虑之心,溢于言表。

2.jpg

  【乔羽。资料照片】

  在文艺界,乔老不但是歌词泰斗,且以能饮著称,人们常常以“酒仙”誉之。乔老常自豪地对人说:“我家里可是有好酒啊!”每逢家中来客,必待之以好酒,犹如《我的祖国》中那句著名的歌词——“朋友来了有好酒”。至于饭桌上吃的什么,乔老并不在意,吃的也不多,兴趣几乎全在那酒上。家人顾及乔老的健康,每顿限制在二两以内,但乔老很会争取自己的权利,每次总能趁家人不注意多喝几口。喝得高兴了,乔老在饭桌上常会引吭高歌,经常唱的是《友谊地久天长》,词是老歌词,音是济宁音,听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乔老虽说出门不多,但慕名而来的访客并不少。乔老待人,慈爱仁厚,来的无论是什么人,他都不分高低,一视同仁,热情招待。据我观察,对于那些没有显赫身份的来客,乔老反倒格外体贴,总是热情问候,细心关照,还每每提醒女儿果子倒茶递烟,安排座位。过后还要问问果子是否把客人招待好了,生怕招待不周,怠慢了人家。对于那些为他让了让路、帮了把手的陌生人,乔老总是频频点头、微笑挥手,致以谢意。这些细微之处,反映了乔老质朴醇厚的性情与涵养。对于朋友、客人所求之事,乔老是能帮就帮、能助则助,一副热心肠;但自己的事、家里的事,却从不求人,几十年来,一直如此。其实,乔老行谊甚广,识人无数,但家人深知老人的秉性,家里再大的事,也不会通过乔老向别人张口。

查看余下5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