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唱衰美国, 为何美元还变强势了? 真相没这么简单
【导读】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对俄罗斯发起多种经济金融制裁,甚至不惜将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美元武器化。此外,美联储为遏制通胀而多轮加息,也让国际金融秩序持续动荡。许多国家越发担忧,并开始探索摆脱美国货币政策和美国滥用金融霸权的负面影响的途径,“去美元化”“美元霸权终结”等声音此起彼伏。高盛今年的报告就称美元正面临与英镑贬值前类似的诸多挑战。然而另一方面,2022年以来美元指数不断上涨,甚至创下近20年来新高,呈现持续走强之势。那么,如何理解这种局面及其影响?回答这一问题,恐怕要先厘清美元霸权的内在逻辑和影响因素。
本文作者指出,美元关键货币地位与美国为国际经济提供流动性而导致的国际收支赤字,最终导致国际金融秩序中流动性创造机制的铸币税问题(发行世界关键货币为美国提供了“结构权力”或“过分的特权”)和国际贸易秩序中国际收支调整机制的“善意忽略”问题(美国政府不用为本国经常账户赤字采取任何措施)。但其代价也十分沉重,产生三方面影响:首先,联邦政府把政策自主权放在首位,通过发行大量债务,来同时为多重政策目标融资,由此产生的美国政府预算赤字和联邦债务,是全球流动性过剩的主要来源;其次,美国金融业强调信用创造方面的竞争力,把社会上的各种资产债券化,进行高杠杆放贷,逃避政府监管,这些做法所造成的变化,引爆次贷危机;最后,受到美元关键货币地位的影响,加上美国制造业引领全球生产体系的发展,这就造成以出口为导向的国家和欧佩克成员国为核心的全球储蓄过剩,随着跨国企业大举在海外投资,美国制造业创造就业的能力被严重削弱。
正是这些代价,使得美国国内出现了意欲摆脱过去遗产的迹象。这意味着当前的世界已进入一个未来国际金融秩序的形成与美国国内政治经济相互影响的新时期。
本文原载《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19年第1期,原题为《美元:大国兴衰的原点》。仅代表作者观点,特此编发,供诸君参考。
美元:大国兴衰的原点
导言
二战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正在经历最深刻的变化。为了理解今天保护主义和贸易战等新国际形势,我们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为什么特朗普曾在2016年的总统大选中胜出?为什么他的竞选口号和执政纲领以“反建制”为特征?为什么他一上台就开始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重新谈判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又退出各种国际组织?为什么他的一个重要纲领是把制造业带回美国?为什么他在与中国和俄国大国竞争时不像冷战时期那样收买盟友,反而向盟友施加强大的政治压力要求他们增加国防开支和减少贸易顺差?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