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爱玥:俄罗斯背水一战,如何反制成为焦点
最近,俄罗斯的日子不太好过,先是北溪天然气管道遭破坏,后是克里米亚大桥严重受损,尽管幕后黑手呼之欲出,但由于没有实锤,俄罗斯也就无法动手,或者就算有实锤,也无法动手,因为一旦动手很有可能意味着战争的无限升级,幕后黑手也正是看准这点频频出手。这确实很让人头疼,以俄罗斯的性格,报复是肯定要报复的,关键是如何报复。
此前,俄罗斯将能源与卢布挂钩,这本是美国布林顿森林体系将石油与美元挂钩的翻版,算是一步妙棋。欧洲要俄罗斯的能源,就有卢布的需求,要获得卢布,就要和俄罗斯做交易,如此,所谓的“制裁”的力度必将大大减弱,眼瞅着凛冬将至,欧洲极有可能在能源的刚需下向俄罗斯低头,但幕后黑手抢先动手将北溪天然气管道给破坏了,欧洲就此失去了获得天然气熬过寒冬的希望,俄罗斯也失去了和欧洲讨价还价的最大筹码。按照谁得利,谁就有动机的逻辑,幕后黑手的名字呼之欲出。
前脚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破坏,后脚克里米亚大桥就严重受损,如果说前者严重损害了俄罗斯的经济利益,后者则严重损害了俄罗斯的军事安全。俄罗斯斥巨资打造的克里米亚大桥是俄军在当地的“生命线”,当地俄军的部队、装备、燃料和后勤给养大部分都通过克里米亚大桥运输,破坏克里米亚大桥等于掐住了当地俄军的咽喉,这口气俄罗斯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咽下的。
与北溪天然气管道遭破坏后,幕后黑手的贼喊捉贼不同,克里米亚大桥事件后,乌克兰倒是爽快承认了。据报道,乌方表示,“克里米亚大桥事件仅仅是一个开始,所有非法的事物都将被摧毁”。乌克兰如此“高调”,俄罗斯的“投桃报李”不过是时间问题。
或许乌克兰仗着美国的庇护就有恃无恐了,但美国早就明确表态了,“只要美国或美国盟友没有被直接攻击,我们就不会直接参与这场冲突,不管是通过派遣美国士兵,还是攻击俄罗斯军队”。可怜的乌克兰,替美国鞍前马后,在美国眼里居然连“盟友”都不算,还能指望美国替乌克兰出头?
同样是两起针对民生的破坏行动,为什么乌克兰会痛快承认是幕后黑手,但北溪天然气管道遭破坏却成“无头公案”呢?这其中的逻辑并不复杂,破坏克里米亚大桥针对的有且只有俄罗斯,但破坏北溪天然气管道针对的可就不只是俄罗斯了,苦等着俄罗斯天然气过冬的欧洲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受害者。这就是幕后黑手敢做不敢当的关键,哪怕全世界都知道那个幕后黑手姓甚名谁。
那么俄罗斯该如何反制呢?俄罗斯不希望战争无限升级,但破坏北溪天然气管道的幕后黑手更害怕,比起俄罗斯的光脚,穿鞋的只会顾虑更多,要不幕后黑手也不会反复强调不会介入俄乌冲突了。俄罗斯不希望冲突无休止地拖下去,为了尽早结束冲突,军事行动势必会适度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