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卫东:关于完善动态清零政策的建议
一、应坚持动态清零政策
网络上常常有网红,宣传新冠病毒的病死率(CFR)很低,打完疫苗之后还不到1%,及时治疗甚至不到0.2%,所以,它就是个大号流感而已,没啥好怕的,建议学西方,与病毒共存,影响很大。
但是,用致死率来衡量传染病危害性,早已是过时的观念了。例如,国家严防死守的2个甲类传染病之一的霍乱,如果治疗及时,霍乱的病死率不超过0.5%,在国内应该显著低于0.5%,比西方新冠致死率还低一半以上。麻疹是和新冠类似,同属传播超快的呼吸道病毒感染疾病。麻疹在国内的病死率差不多是0.1%到0.5%这个区间,比新冠低得多,但是,全球各国各地区对麻疹是如临大敌,一定要除之而后快,根本原因,就是传播快,容易形成大面积感染,一旦处理不及时,就会造成医疗系统瘫痪,使得死亡率等危害猛增。
更严重的问题在于,新冠病毒引发的后遗症广泛而持久。今年5月底,美国官方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发表研究报告指出【1】,新冠后有长期症状的18-64岁人群增加20.8%,年长者更是高达26.9%。这些后遗症包括9个大类26个小类,严重的涉及心脏病、肺栓塞、肾枯竭、中风,但是也包括了如肌肉酸痛、抑郁、失眠、味觉嗅觉不灵、肠胃不适等等。上月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医学》(NatureMedicine)文章指出【2】,估计660万美国人因感染新冠出现脑损伤。该研究报告作者、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齐亚德·阿里(Ziyad Al-Aly)表示,“研究结果显示了新冠病毒破坏性的长期影响。”即使是感染新冠病毒轻症患者,也有广泛而持久的后遗症。例如,意大利的里雅斯特大学搞的研究指出【3】,对304位轻中症病例,完成了感染确诊12个月后的回访;其中53%(161位病例)有后遗症。英国牛津大学研究团队在调查了超过100万名来自世界多国的新冠患者的状况后发现,在感染新冠2年后,感染者患上神经系统疾病和脑部损伤的的风险仍在增加【4】!
美国主流媒体宣传是有误导性的,例如,美国政府机构CDC公布新冠出现2年内,感染新冠的死亡人数是338.1万人【5】,而媒体广泛报道的84.4万人,是健康人感染新冠死亡人数,并非新冠致死总人数,使得美国人口平均死亡率和预期寿命降低到1996年。考虑到美国人均医疗资源比中国多十倍以上,在中国放开,产生的后果恐怕会严重很多。
另一方面,迄今为止,对付新冠并无良好手段。最初广泛宣传的使用疫苗进行群体免疫,事实上基本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新冠疫情仍然一如既往地不时在世界各地爆发。相反,疫苗作为一种治疗药物,是药三分毒,实际是一种弱化的病毒,同样产生了严重的副作用。统计临床试验数据表明【6】,接种西方国家开发的疫苗,接种者80%有不良反应。我国灭活疫苗的不良反应率较低,约在30%到70%之间。按照欧盟公布的致病统计数据【7】,疫苗导致的致病住院率高达0.1-0.2%,死亡率为百万分之十三,远远超过我国前年下半年执行动态清零政策,不接种疫苗时期新冠百万分之七的感染率。因此,从欧盟统计结果来看,接种疫苗不但没有降低致病率,反而使致病率比我国增加了140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