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义:解封之日观马渡
在郑州因为疫情封闭了一个月,北京一个小小的弹窗,居然让我手足无措,日日核酸日日申报,阴性始终如一,可那个弹窗就象一帖膏药一样,牢牢粘在我的北京健康宝上,幸亏郑州有亲友照顾,否则来时单衬衣,如今冬装在身,带的常备药早己用尽,已经补充了几次,该如何是好?此时不能不说,北京的弹窗发明实在高。我想,应该赋予发明人最高级别的科技创新奖。
11月2日,这是郑州最有效的一次解封。一大早,三五好友结伴出发,出了我们居住的金水花园东区,出大门,沿着中州大道向北。阳光灿烂,初冬的太阳暖融融的。外边自由的空气真的太好了。没有经过较长时间封闭的人,无法体验这种自由的状态。
车子开着开着,开车的大宝忽然问,我们上哪去呢?
是啊,上哪去呢?
诗人曹天和民营企业家协会的秘书长张立功说:随便游吧!走哪算哪,只当放放风。妹妹爱真说:我看越是这个时候,越可能很不安全,因为人都出门了,可去哪里好呢?大部分商店还没真正开业,我看咱还是就去黄河吧,那里空荡而清静!比较安全。
于是信马由缰,从著名的花园口遗址向东,不到十几里路的地方,我们到了一个叫马渡的黄河渡口,这也是一个古村庄的名字。渡口边上,悬着开通不久的郑新黄河大桥,见有跨市区的检查站依然对进出郑州的人员车辆进行严格检查,我们不能再前行了,只有停下车,就近到黄河边漫步。
我认为,在我见过的黄河大堤中,这是岸堤最高的河段。整整高出河面一二十米,岸堤高耸,俯瞰浩荡黄河,甚为壮观。老实说,比起这儿,开封、兰考段的那些黄河大堤,都矮了很多,真是小儿科了,那些河段大堤几乎只高出河面几米。
但是,这个叫马渡的地方,没想到还有一个相传千年的古老故事。著名的《马渡康王》的故事,据说就发生在脚下这块地方,记载这个故事的地方,全国至少三处,但唯有马渡,比如河北的、安徽的等,但在我看来,唯有马渡,最接近历史真实。
一千年前,南宋赵构即位后,在金兵追击下不断南逃,据说,赵构有一次在黄河北岸被金兵追逼,只剩下了他单身匹马。后有忠臣之子李马舍生忘死地背着他逃至河边,又驾船过河,才幸免于难。事后,赵构为了标榜自己是真命天子,说当时有天神相助,编造出了一个“泥马渡康王”的故事。说是上天赐他一匹泥马渡过了黄河,确保他安然无恙,从此坐定江山。但是怎么说这也是一个编造的故事,赵构担心李马会揭穿真相,便将李马药哑,不久杀死了李马。《说岳全传》对这件事有详尽表述。
不管泥马事有无,但赵构由此渡河,却是载入史册的。所以这个河边村落由此叫马渡。马渡之村名,就是赵构渡河最好的历史见证。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