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坤:控制与反控制是中美战略斗争特征
——乌克兰战争的影响与启示之十五
在乌克兰战争的过程中,美国一个重要战略企图是支配中国,使中国要么为其所用,成为打击俄罗斯的重要力量,要么为美国大开方便之门,不当美国收拾俄罗斯的绊脚石。
要实现这样的目的,白宫所依赖的工具与手段多种多样,其中之一就是运用霸权对中国的控制能力。
自美国实施全球战略重心转移以来,笔者一直在思考中国在多大程度上被美国所控制。曾有一个时期,舆论场上曾认真讨论中国能否离开美国的问题(参阅笔者2013年《离不开美国是战略堕落,中国必须摆脱》、《究竟什么离不开美国,应向全国人民说清楚》、《权威人士再次宣告,中国真的离不开美国》等文章),特朗普时期轰轰烈烈的贸易战加剧了对这个问题的思虑,现如今的乌克兰战争再次把这个问题提升到十分迫切的程度。
最新的事例是,美商务部长对中国再发威胁,声称如果发现中企卖俄芯片,就让它们关门。
据报道,3月23日,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对媒体宣告,所有中国的半导体公司都依赖美国的软件来制造芯片,因此它们受到(美国)控制。因此,“如果我们发现它们向俄罗斯出售芯片,那我们会通过拒绝这些企业使用(美国)软件的方式,来让它们彻底关门。我们已经完全准备好这么做了”。
所有中国的半导体公司都依赖美国的软件来制造芯片,因此美国完全能够操控他们,这是一件多么令人震惊的事实。
这样的事实说明,在一些关键技术上,美国依然对中国拥有相当强的控制力,在这种的能力的支撑下,美国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支配中国。前几天,人们纷纷议论中芯国际公司五年刑期已满的事情,对此,笔者真不知道爱国的中国人是该笑还是该哭。
不仅技术上是这样,经济贸易上也存在类似的情形,中国对美也有明显的依赖。美国之所以能够挥舞经贸制裁的大棒,原因在于当代中国的经济贸易在一定程度上受美国的控制与支配,这是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更严重的是,美国对中国的控制与支配还延伸到了政治层面。
从意识与价值的角度说,当代中国的思维世界里存在一个影子美利坚合众国,这个影子美利坚合众国中的公民是不入册的精神美国人,其灵魂已经为美国所同化,他们总是为美国说话、为美国歌唱,其思想体系不过是当代美国意识形态在中国的延伸与发展,这些人在人种上属于中国,但在灵魂上则属于美国;在国籍身份上属于华夏,但在精神上则属于美利坚;
从社会结构的角度看,当代中国诸般势力中活跃着一支庞大的美国势力,其中包括亲美崇美之徒、第五纵队、同美国有高度利益关联者等等,他们总是打着维护中美关系的幌子拼命维护霸权的全球地位。对于中国社会中这些政治意义上要素与构件,美国都能够进行高水平的运作、操控与支配,从而使得美国在战略上扎根中国,给当代中国烙上深深的美国印迹,如同宋代的刺配一样,入肉见骨地刻到了身躯之中,轻易难以祛除。几十年来美国在中国深耕细作,所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如今美国当局之所以对打赢同中国的“战略竞争”信心满满,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与凭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