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避统言和?
和平好不好?
和平对不对?
和平应该不应该?
回答都是肯定的。
具体到台湾问题,避开统一,奢谈和平,好不好呢?对不对呢?行不行呢?应该不应该呢?
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不讲,只笼统说均属中华民族。有人拍巴掌跟着乐……
乐什么乐?
新加坡华人亦属中华民族,
马来西亚华人亦属中华民族,
移民到美国的500万国人亦属中华民族,
移民到日本的100万国人亦属中华民族,
移民到世界各地的华人,连同一些华人后代乃至混血后代亦属中华民族……
有人避开统一,热衷于解构玩味和平字眼儿;
有人不讲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只言说中华民族总词根。
此类现象,极善意估计,一壶水故意不烧开,那又何必急着跟风人为沸腾?媒体煽情可也,应该有分寸,差不多就得了。烧不开的水里有虫子。
中华民族,最早由梁启超提出,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几千年来早已存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的各民族不断交融汇聚,特别是中国自秦汉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以来,大一统的理念深入人心,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经济上相互依存、文化上兼收并蓄、情感上相互亲近,最终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
认同中华民族,而不认同现实中国,连一国两制都不敢提,这种大型实景演出场演出不能给满分。
须重申:
①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②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④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⑤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
本以为,拜谒中山陵,到了祖宗牌位前,哪怕极速闪过,也得讲到统一,一味避统言和,分明是上错了香,子孙不孝呵。
解放台湾,统一中国,是中山先生以来中国无数仁人志士的理想和愿望。中山先生心心念念要建设一个民族和领土统一的国家,他老人家去过三次的那个岛子,理所当然在统一的国家里。
怎么理解统一的国家?
国家又怎么统一?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说得非常具体:
所谓统一者,民族之统一,领土之统一,内治之统一,军政之统一,财政之统一。
中山先生认为,
“民族和领土统一乃是其前提和核心,把民族与领土的统一置于首要地位,其重大意义即为:对外谋求国家独立和领土的完整,对内实现民族平等的任务。
军政、内治和财政统一是实现民族和领土统一的保证,军政统一是为了保证国内安定,内治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秩序,财政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建设与发展”。
孙中山1921年4月,在广州接见俄记者时谈到,中国历史上虽有合有分,但统一大于分裂,中国历史的发展之所以能克服中间短暂的分裂并走向更广范围的统一,是因为历史上的“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中国人民对于连绵不断的纷争和内战早已厌倦,并深恶痛绝。他们坚决要求停止这种纷争,将中国建成为统一完整的国家。”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