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鹏:卢拉同志的理想


  卢拉同志是真同志,只有真正追求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战士,才会明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意义。

  只有对自己的人民和国家充满热爱的人,才能对别的国家的革命和解放感同身受。

  他站在这里,表达的是对中国人民和共产主义的敬意。

  这就像切读着教员的《游击战》,就像铁托的队伍中,流传着宣传我们长征的小册子。

  巴西是南美第一大国,人民不缺爱国的热忱,巴西也从来不缺反抗帝国主义的英雄和斗士。

  50年代的巴西总统瓦加斯,“巴西工党”的创始人,其实政治立场根本算不上左翼,反而算是右翼,只因为他外交上想走“第三条”道路,想要独立自主,就被美国认定为“忠诚不绝对”,策动巴西国内反对派、军队、地主阶级以军事政变相威胁,逼得他举枪自杀。

  60年代的巴西总统古拉特,地主公子出身,只不过经济上实行了“土改”和银行、财政改革;控制通货膨胀,努力实现炼油国有化和石油进口由国家垄断;限制外资利润外流……只不过尝试独立自主外交,和中国、苏联交往,就被美国认定为“共产党”,策动军事政变推翻,流亡国外,客死他乡。

  他们只是想让国家富强,想要摆脱帝国主义控制,想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就要被美国疯狂迫害,落得如此下场。

  古拉特被推翻后,美国在巴西扶持了军政府,大量美国资本进入巴西,开始了对巴西涸泽而渔的掠夺……巴西沦为了美国的经济殖民地。

  这刚好是卢拉的青少年时期,他是一个巴西贫困农民家庭的第七个孩子,1945 年 10 月 27 日出生,8 岁开始当送货员和擦鞋匠,14岁进入了桑托斯一家工厂。之前在上海的视频中,很多人问卢拉怎么少个指头,这是他19岁那年,在工厂一个事故中失去的小拇指。卢拉的第一任妻子玛丽亚·德·卢尔德 1971 年在怀有卢拉第一个儿子时死于肝炎,孩子也没了。

  所以,卢拉选择成为了巴西工人阶级的领袖,因为他对帝国主义和买办们恨之入骨。

  “我认为是生活教会我成为今天的样子。我在一个非常贫穷的家庭长大。我母亲生了12个孩子,这12个孩子都是在家里出生的,没有一个在医院出生。8个孩子存活,另外4个夭折了。那时候,家里人都没有工作。我去当小贩,我卖过爆米花和花生,兄弟姐妹们卖过橘子、木炭和沙丁鱼……我永远不会忘记我来自哪里,也永远不会忘记当我离开总统职位时会去向何方。我成为巴西总统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改善最贫困人口的生活。”

  他还有句名言:“如果我失败了,失败的将是工人阶级;这个国家的穷人将证明他们没有统治国家的能力。”

查看余下6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