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平邦:边反间谍边当间谍
欢迎收看《司马平邦说》。在第966期节目里(中国境内还有多少日谍没有落网?),我说过这么一段话:我们现在更应关心的是,到底还有多少日本间谍在中国,而没有被抓住?一定还有很多,他们对中国的危害是巨大的。那期节目是我4月16号做的,结果,9天后的4月25日,大白天的,又一条关于日本间谍的新闻有如石破天惊,咣当一声从天下掉下来,怎么就石破天惊了呢?说某央媒评论部副主任,人叫董郁玉,就是个日本间谍,此人于2022年2月21日,在北京的新侨饭店,秘密会见了一个日本外交官,而该日本外交官从事了与其身份不符的情报活动,董在与此人接头后被国家安全局拘留,并于上月被以间谍罪起诉了。
妥妥的卖国贼,狗汉奸!
奶奶个熊!你当间谍也不能当出点骨气吧?给谁当间谍不好,居然给日本人当间谍?你给日本人当间谍之前是不是查过,家里祖上有没有人被日本人欺负过、烧杀过?
想不到这个间谍还居然是某央媒的高级知识分子,这家央媒是什么地方?那是许杏虎和朱颖烈士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岂容董郁玉这种人间垃圾来侮辱?这等事要是放在大清年间,我看差不多起码也是个满门抄斩的大罪,还得派一队血滴子去执行的。
你再看人家这个董郁玉,都有多少头衔?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的高才生,中国某央媒评论部副主任,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尼曼研究员,日本北海道大学公共政策学院教授,这家伙的危害性,不仅仅是在国家级媒体里投毒,更可怕的还有到处讲新闻学,全国各省市的那么多的传媒学院,应该都曾有他的追随者,都被他讲课洗过脑吧。
就想起前几天看到的一条新闻,是新一届人大常委会将召开重要会议,反间谍法修订草案拟提请三审,在4月21日的发布会上,当提到当前国内的反间谍斗争形势时,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发言人臧铁伟,用了4个字,“极为严峻”。臧铁伟说:“当前反间谍斗争形势极为严峻,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互相交织,各类间谍情报活动的主体更加复杂、领域更加广泛、目标更加多元、手法更加隐蔽。”
主体更加复杂、领域更加广泛、目标更加多元、手法更加隐蔽,我觉得其实这4个“更加”加一起,恐怕都没办法准确定义董郁玉间谍案的全部,为什么呢?我给大家找另一篇评论文章,文章标题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增强我国反间谍工作的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文章的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王旭,而文章恰恰刊登在2021年11月的那家央媒上,董郁玉是该报的评论部副主任,搞不好这篇稿子还是他编辑的,不过,有过传统媒体从来经历的人都知道,这种大部头的评论,一定要是经报社评论部领导的手才能下印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