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金靴|不动产统一登记与房地产税之问:刀刃向内,向历史开刀
引子:常说“反贪官不反皇帝”,此话虽有巨大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回避性(毛主席就严厉批判过),但放在具体语境里的现实层面,倒也是可以理解的。皇帝往往没有个人私利,会从全局考虑统筹基层利益、抚恤百姓温饱、维护统治根基、净化权力形象;但是朝堂贪墨者、既得利益当权者和地方门阀诸侯则不然,他们哪管死后洪水滔天,只知搜刮民脂民膏、行事阳奉阴违、暗中对抗皇帝、切割中央与群众联系……
1
历经十年,中国房地产领域——这个藏污纳垢却又已然被打造成“财政支柱”“民脂重器”的行业,其一项重磅制度终于落地:4月25日,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在全国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会议上宣布:
我国全面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
我国第一次着手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不是别时,正是在2013年——十八大召开之后,当时即以清算历史、重整系统的姿态进行改革。
彼时党中央、国务院决定:
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机构,将分散在多个部门的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实现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依据和信息平台“四统一”改革任务。
十年前官文一经公布,立刻就有业内声音表示“不动产登记或会抑制房价、阻碍经济”,比如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便忧心忡忡地表示:
如果今年实施,房价马上就会跌的!
然而,一“决定”就决定了整整十年,期间多少庙堂博弈、利益纷战、群雄对垒我们不得而知…
但是,很多事情确实是有迹可循的:
不久前结束的全国“两会”提出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千呼万唤始出来,金融界的两大变化引人侧目——① 在银保监会的基础上设立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并让该机构接管原由央行负责的对金融控股集团的日常监管职能;② 取消人民银行的九个地区分行,并在所有三十一个省份重新设立省级分行。
本轮中国政府机构改革,可以说基本扭转了上世纪90年代金融部门改革期间“学习美国模式”的设置。
尤其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会同时接管了央行对金融控股公司的日常监管职能、证监会的投资者保护职能,并成为地方金融监管的主体,堪称向历史开刀。
这也就形成了事实上的除资本市场外的所有金融领域都将受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监管的现实。
半个月后的四月中旬,中国绵延二十余年的独董制度也迎来首次重大制度性改革,由完成了领导层换届的国务院印发《关于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同时证监会就《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