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云辉:针对未来立体混合战争状态下中国建设自主保障体系的思考
居安思危,准备打仗
——论中国未来立体混合战争状态下的自主保障体系建设
余云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未来战争不是单纯的军事战争,而是金融、科技、粮食、能源、生物、供应链、太空、网络、舆论、外交、军事等领域的全面立体混合战争。其中,粮食自主、能源自主、科技自主和金融自主,是中国能够战胜一切外敌、立足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俄罗斯敢于对抗北约东扩,主动出击,其物质底气来自于粮食、能源和核武器,而“卢布起义”和金融自主则是建立在能源输出能力之上。当中国再次要被逐步排斥于战后美英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并被美国及其北约锁定为未来主要战略对手和立体打击对象的情况下,中国应该把“打赢立体混合战、确保国家整体安全”作为未来的国家纲领,引领中国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意识形态建设。不谋未来,就没有未来。经济建设要为未来的生存、发展与安全而布局,旗帜鲜明地把反霸权、反侵略、打赢全面立体战争作为未来各项建设的重要指标。GDP增长指标、财政税收指标、引进外资指标、进出口贸易指标等一系列经济数量指标,都应该让位于是否有利于实现粮食自主、能源自主、科技自主和金融自主的经济质量指标。
一、关于粮食自主的建议
中国是粮食、油料和饲料的净进口国。种粮农民老龄化,土地撂荒严重。城镇居民缺乏家庭囤粮的设施,农村农民也不再拥有囤粮三年、备战备荒的传统。许多农村家庭已经不种粮。传统的家庭粮仓没了,城乡超市成了主要的粮油供应点。一旦发生大规模的战争、瘟疫和海上封锁,以及重要粮食储备库被轰炸等情况,物流中断、超市断供,很可能发生大范围的饥荒。因此,中国粮食生产和储备体系的建设必须做好战时备份。国家、企业和家庭都必须为确保粮食自主自足的极端状况做好准备。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立体混合战中,在吃饭问题上不出乱子。
和平时期,日常家庭粮食保障可以依靠基于远距离运输系统的集中生产、集中储备、集中批发销售;战争期间,能源供应紧张,运输可能中断,和平时期的粮食保障系统无法适应战时生活要求。为了建立粮食自主自足的战时备份系统,需要依靠群众力量,走群众路线,避免政府包揽一切的单打独斗,努力打造政府、企业、家庭全面参与的紧急状态下的粮食自主自足保障系统。具体措施是:
(1)鼓励发展有机农业,对有机粮食实行高价收购政策,以此提高农民收入,吸引年轻人从事有机农业生产,并把有机农业列入大健康产业。依靠化肥、农药、除草剂、膨胀剂、催熟剂生产的农产品不属于健康产品。化学农业会带来人口、环境、医疗负担等一系列问题。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