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鹏:恭喜,澎湃新闻又被大奖“认证”!
恭喜澎湃新闻,他们旗下的媒体又获奖了。
上月,亚洲出版业协会“2023年度卓越新闻奖”获奖名单公布。澎湃新闻旗下的英文媒体“第六声”(Sixth Tone)获得大丰收,摘得4项卓越奖、2项荣誉奖和2项入围奖。
简单科普一下,这个“亚洲出版协会”,1982年成立,从1999年开始每年颁发“卓越新闻奖”以表彰“那些常常在困难和危险的环境下创作新闻的人”,以“促进亚太地区的言论自由”.......被西方新闻记者圈称作“亚洲的普利策奖”。
“第六声”,是澎湃新闻在2016年创建的英文媒体,号称“内容定位于日常中国,基于西方用户习惯讲述中国故事.......目标是成为英文世界了解中国社会变迁的第一入口”。
有意思的是——这个“第六声”,几乎年年可以获得“亚洲出版协会”的“卓越新闻奖”。
举个例子,澎湃新闻2022年自己就发文庆祝过——“2022年度卓越新闻奖”获奖名单公布,第六声英文作品《一位女性的求子之路:婴儿的跨境交易》《洪水如何把中国地铁变成死亡陷阱》分别获评卓越女性议题报道大奖和卓越视频报道大奖。
当时,澎湃新闻还非常自豪地宣称——亚洲出版业协会“卓越新闻奖”迄今连续举办24届,是出版业界颇具权威性的奖项,包括新加坡联合早报、纽约时报、美国华盛顿邮报、美国华尔街日报、英国金融时报、经济学人等地区及全球性的知名媒体每年参与评奖。今年共有超过 750件中英文报道参赛作品角逐包括环境、财经、评论、科技、音频、专题、突发新闻等20个专业新闻奖项。自创立以来,第六声已获得该年度奖项共计超30件。
再看看2021年“第六声”的获奖报道——《中国的两孩政策》、《中国水灾灾民收拾残局》、《中国寄养儿童黑市内幕》。
今年的获奖报道,则是《上海封城记忆》、《中国的人口贩卖问题远不止“被锁的女人”》、《鄱阳湖:极端气候鞭笞下的生命》......你不得不佩服,这味儿就很正,果然不愧是“基于西方用户口味讲述中国故事”。
长此以往,还要BBC干什么?BBC可以解散了,澎湃的“第六声”就可以把它们的工作完成得很好。
“第六声”在西方也颇受好评,英国广播公司BBC资深记者2018年评论称,第六声的报道“展现了中国多元、真实的一面”;2020年1月,澳大利亚知名智库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发布报告称,“第六声的案例展现了中国国有媒体完全可以写出可信、引人入胜的新闻”;新冠疫情暴发后的3月,加拿大主流获奖新闻杂志“The Tyee”网站将第六声列入有关疫情报道“出色的中国消息来源”,因为“他们提供有关(中国)应对新冠病毒的深度文章”;同样是2020年,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图书馆官网,将第六声列为“通过多种声音了解当代中国”的推荐读物。“第六声”,在西方媒体人圈子,也拥有大量的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