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来访:虚虚实实,故伎重施


图片

  基辛格又来中国访问了,说明什么呢?

  至少说明:一是前几位来华的布林肯、耶伦、克里等,没有达到意图;二是美现任的政客已经束手无策,只能搬这位老政客出面;三是美国霸权确有危机,而这个危机,确实需要从中国身上做文章才能解决。

  有论者以为,基辛格是中美关系的见证人,是中美关系破冰的关键角色。似乎,没有基辛格,中美关系就不可能发生点变化。中国最近四十年的学术、宣传、教育、媒体,喜欢高捧美国政客,所以,盲目鼓吹基辛格在中美关系乃至全世界形势中的地位作用,也不奇怪。

  我们就从基辛格这位所谓的中美关系“见证人”说起,正本清源,看看中美关系究竟曾经发生过什么样的变化,如何发生这些变化的,也算为今天处理中美关系提供一些借鉴。

  研究二战以来的历史,要摆正一个矛盾以及由此矛盾决定的世界格局。近四十年来,中国主流学术界喜欢吹“冷战”,偏爱把二战后的国际格局称作“冷战”格局,谬矣。

  实际上,“冷战”仅仅是美苏关系的一种外在表现,并不意味着世界局势就是“冷战”格局。二战后世界的主要矛盾,是以中国为代表的第三世界广大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反对新旧殖民主义、反对霸权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与美苏维护殖民和霸权利益的矛盾。次要矛盾有:英法等老牌殖民主义者企业恢复殖民体系以及美苏抑制英法等国的这种企图的矛盾;二是美苏争霸的矛盾;三是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领土、边界、宗教、民族等矛盾,不过,这些矛盾都是在霸权和殖民主义挑拨之下才能激化,从属于主要矛盾。

  注意,以中国为代表的第三世界,与帝修反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是二战以后世界的主要矛盾。这个认识非常重要。

  美苏之间的关系,也非主流学术所认识的那样,是“冷战”,是“不共戴天”、不可调和。实际上,美苏在总体上是配合的,配合的重点在于瓦解英法旧殖民体系,瓜而分之。

  你要是认为冷战是二战后的主要格局,也必须承认美苏“二人转”,才是世界政治的主角,英国、法国等老牌殖民主义国家,日本、德国等战败国,还有中国为代表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都是配角。

  如果你认为以中国为代表的广大第三世界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是世界的主要矛盾,那么,中国就成了第一主角,其他国家成了配角。

  所以,区分什么是主要矛盾,事关世界历史的框架和人民史观,事关对中国的政治定位和历史定位,所以非常重要。

  应该说,美苏里应外合,暗里配合,通过二战后的系列条约和战略配合,对英、法、日、德、荷兰等所谓战胜国的殖民体系,进行了成功的瓦解。最明显的例子,是1956年10月的苏伊士运河战争,美国、苏联联合起来,压制了英法恢复对苏伊士运河控制权的企图,让英法对美苏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到1959年9月,赫鲁晓夫亲自访问美国,回来后,居然公开讲什么“戴维营精神”,公然说什么“美苏联合,主宰世界”,把美苏勾结以控制世界的事,给说明白了。这把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吓一跳:这种事,怎么可以说出来?不是瓦解自己的盟友吗?

查看余下8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