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义:略论领导干部的“表情”
也许有人会说,这领导干部的表情有啥好说的?有!不仅有,且关系重大。
群众看领导干部的表情,一般都是从电视新闻上,从那些各类会议的现场。这个场合,你别小看,常常被群众议论:会场上的与会者如果情绪饱满,精神焕发,群众就会受到一定的鼓舞。这是通过情绪给百姓以信心。如果随着摄象机转动,参会代表一个个情绪低落颓丧,群众也会产生莫名担心,甚至胡乱猜测起来。由此说来,你面对百姓的观看,你的情绪也不属于你个人的,谁叫你是领导呢?
所以,你不要说这个事情是小事。这事很大,事关党的干部作风。
你的情绪,这是群众猜测很多问题的晴雨表。领导干部,不要说你的表情只是个人私事。这些年,电视镜头面前,很多人出了问题,很多事情经不住镜头检验。这说明表情问题很大。比如,陕西那个“特别爱笑”的干部,在重大事故现场这个不合适的场合,他憋不住地激动,因为不适宜的笑,让老百姓看出了这个悲伤环境下笑里的“问题”。结果群众认为这样的干部不像共产党,果真以贪腐罪给拿下了。
还有那些戴名表的,穿豪华西装的,佩戴奢华名牌的,等等,也有因为开会表情太不注意,正儿八经的会议,却鼾声如雷睡大觉的,这些都因为“会议表情”太差,结果这些“领导同志”多给“拿下”了。也有因为不仅表情不好,也不大讲究说话,跟老百姓对话,对不上去,跟大学生说话,说不进去。那个什么市的局长,就是因为对记者说“你是要替政府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一句话,遭到整个舆论一片谴责,成为他险些丢了乌纱的一句名言。
电视镜头下,或者面对人人都是“记者”的手机,任何违背民心意志的东西都会露了马脚的。藏是藏不住的,表情不能光靠掩盖,心里头没有群众,是掩盖不住的,时不时就会暴露。
面对这种监督,对领导干部约束自己,是好事。但是现在却发生另一种情况,我们了解新闻,大多靠手机和电视,现在各种会议群众看领导,你别说,有意无意很在意这个表情。不知道你注意没有,现在会议发生了很大变化,就是缺少生动活泼的会议气氛,大多表情呆痴,很不自如。
有人说,你管得太宽了,领导表情跟群众生活有啥关系?有啊,同志们,群众看领导,有时就是通过点滴这样的小事。要不是哪有那么多机会见领导啊?不知你发现没有,当电视机镜头扫向会场时,不少干部自觉不自觉赶紧低下脑袋,做“专心”思考“专心”听讲状。面色那种极其认真的模样,可以说大会小会都一样。还有的,镜头之下,一片非常忙碌的做记录的样子,刷刷地很是认真。其实老百姓都知道,这些会议,不说每一个会议,其实多是发了讲话稿的。在会上,大可不必那么极其认真地做记录状,只要专心听领导讲话,或者听传达就够了。也有些会议确实需要记录的,但那样的会议毕竟不多,总的来说大可不必这么拘谨。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