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克文:许家印,游戏结束了
时至今日,许家印仍然会想起2018年时,他荣归故里的那一天。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那一天,暴富的许家印回来了。
当地的各级政府对接待做了精心安排,如同“元妃省亲”一样,一切安排得完美无缺,精确到每一刻、每个地点。
许家印顶着首富的头衔,在短短两天之内,与各路领导座谈,捐建学校和医院,给村里人发钱,还专门在老家吃了一顿“忆苦思甜饭”。
那一刻,他是老家人眼中的太阳,所有人都捧着他,所有人都仰望他。
但是,许家印没想到,他的光辉形象,会垮塌得如此之快。
从2020年开始,许家印和恒大深陷债务危机。经过两年多的“抢救”之后,最终,在2023年9月28日,许家印因涉嫌违法犯罪,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那么,许家印到底做了什么?最后落得如此结局?
其实,许家印的成功与衰败,和中国过去十几年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轨迹有很大关系。
十几年的时间,随着城市化进程和棚改战略,无数企业靠着开发房地产一步登天,从寂寂无名走向巨富。
但是,很多人却忘了,房子之所以值钱,不是因为它有多值钱,多稀缺,而是因为后面有人愿意花高价买它。很多人也忘了,这些房企,其实大部分是“负债”经营的,之所以没有爆雷,是因为其新业务的良好,利润和银行贷款能覆盖住负债。
这就像玩“击鼓传花”游戏一样,只要鼓声不停,这个游戏就能继续玩下去。
但是,如果鼓声停了呢?如果没人接盘了会如何?如果房价大跌了,新业务无人问津,银行不愿意贷款,那么房企的债务会如何?
那就意味着,资金链断裂,整个房地产产业链的陷入危机。
很多人在批判许家印的疯狂借债扩张政策的时候就说,这么浅显的道理,你许家印不懂么?为什么要激进扩张?
如果许家印听了这个问题,可能哈哈一笑,不扩张,我咋赚钱?
作为首屈一指的房地产企业家,这点道理许家印显然是懂的,但是许家印早有对策,也早早安排了后路。
第一是大额分红。
很多人根本想不明白,房子在那里,公司也在那里,地也在那里,恒大是怎么欠了20000亿的?钱去哪了?
答案是:多元化。
恒大的业务板块除了房地产,还有足球、汽车、物业、健康、高科技、矿泉水以及其他产业等等。
表面上看,这叫业务多元化发展,盈利也多元化,均摊风险。
但事实上,这些多元化没一个成功的,反而让恒大欠的钱越来越多,比如恒大汽车,创立至今,前前后后已经投入超3000亿,但累计亏损已经超过了170亿。
为啥一直保着这个亏损的项目?因为只要项目在,就能讲故事画饼,继续融资输血,比如今年8月,恒大汽车就获得了阿联酋国家主权基金持股的纽顿集团首笔战略投资5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