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十年一次的美国式危机,绝不能在中国上演!

2023-11-03 963 3
作者: 刘晓琰 来源: 长安街知事

  据新华社消息,10月30日至31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鲜明提出“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明确“以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为何在此时提出要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时机有何考量?如何正确理解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文在接受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专访时表示,金融的底线是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绝不允许每十年一次金融危机的美国式周期律在中国上演。我们有自信、有底气自觉地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用开放促进改革和发展,提高中国金融业竞争力,增强金融自信,向金融强国迈进。

  金融强,则国强

  知事:我们注意到,此次会议出现了许多新提法,比如会议的名字从“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升格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以及首次提出“金融强国”概念,并且强调要“加快建设”。您作为第一作者,2019年以来出版了5部“金融强国”著作,您如何解读这些信号?

  王文:未来如果有人回溯21世纪中国的金融事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就会发现此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是绕不开的重要历史节点。

  作为金融系统最高规格的会议,今年升格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既是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领导和统一部署,也体现了国家对金融工作的高度重视。

  这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金融强国”概念,并且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实际上是为新时代中国金融工作提出了新的、担当式的、时代前沿的终极使命,从国家和民族的层面上发起了金融投身民族大业的总号角,给中国特色金融体系推动国内发展、提升全球治理注入了全新动力。

  此次会议也是疫情后召开的首次金融工作会议,对当前国内国际经济政治形势新的变化作出了深刻认识和回应:国内,面临扩内需稳增长压力,房地产、地方债等问题亟需得到解决,金融市场发展模式仍然粗放,金融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全球面临地缘冲突、绿色发展、大国博弈、债务危机、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等复杂挑战,尤其是大国博弈已深入到包括经济金融在内的各领域环节。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无论是在资源配置、资产定价,还是在风险管理方面,其工具价值凸显,也日益成为国际政治博弈的重心。虽然中国已是全球金融大国,但仍不算是全球金融强国,中国的金融服务和发展质量与美国、英国、日本、德国、 瑞士等仍有相当大的距离。

查看余下6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3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3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