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贵生:大学生为什么“越来越讨厌哲学”?


  去年5月,朋友发来一个微信。文章的题目是“为什么我越来越讨厌哲学?”(见附录)作者署名是“南山老人”。文章首先提到一个大学生给他提的问题“我为什么越来越讨厌哲学?”这个大学生说,他是哲学专业学生,最初非常热爱这个专业,但两年后越来越讨厌这个专业。他例举了哲学专业目前的一些问题。他觉得继续把大量时间花在学哲学上既费劲脑筋又在现实中找不到任何成就感。总之,目前的哲学学习、研究使他很苦恼。所以他做出了新的选择,“上学期一整个学期都很少再看哲学类书籍了”。

  作者“南山老人”自称也是哲学专业出身。他对这个大学生的问题深有同感。且对哲学界存在的种种问题感触更深。他说:“我是名门正派出身,学院体系中哲学大佬,其中有不少曾与我把酒言欢,也曾有些超级大佬拉拢我做事。我在这个圈子里玩了近二十年,对这个圈子的每一个毛孔都熟悉地宛如自己对身体一样。里面有哪些门道,哪些潜规则,哪些内幕,哪些见不得人的事情,我都知道。只要我愿意抖料,便可以震动整个学院体系,甚至让学院体系塌掉半边天。”然后他举了更多的实例,说明哲学界学习和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相当之多。一是哲学界严重脱离社会现实,不能回答当今中国发展的种种社会问题。且嘲笑那些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哲学同行。二是研究的方法就是从空洞的概念到空洞的概念。“凭着这种绝妙高超,构造了大量毫无意义的概念。他们将这些概念称为专业门槛。只有会熟练运用这些专业门槛的人,才有资格被称为专家,才有资格在学院体系的小江湖中纵横捭阖”。三是追名逐利。“学院体系里的人,整天想的都是名与利。他们只想给自己搞点好处,而对中国社会现实缺乏认真的思考。”四是学习方法就是“灌输方法多种多样:康德句读、黑格尔句读、谢林句读、维特根斯坦句读……除了照搬照抄西方哲学家的话,做一通看似合理,其实道理不通的解释以外,啥都不懂。”他们把大学生们“搞得头昏脑涨,以为自己竟然遇到了高人,乃至于对他们佩服的五体投地。”五是哲学大佬人品素质差,没有真才实学。他把哲学大佬们比喻为中医院里的假把式的医生。“在这个体系中,越是大佬,就越没有水平;越是顶级大佬,就越是一股伪装成高雅的俗不可耐。”笔者当时读了“南山老人”的文章后,就想写一篇评论文章。因种种原因,一直拖之今日。

  笔者本人也是从事大学哲学教学与研究的的专业教师,自然对大学的哲学界状况也较为熟悉。对“南山老人”的文章自然很感兴趣,也完全同意这位大学生和“南山老人”对哲学研究现状的概括,而且从亲身经历的事情还可以举出无数的事例证明文中的基本观点。由这些事例,作者的直接含义就是哲学界的目前现状本身是造成部分大学生“越来越讨厌哲学”的主要原因,笔者也基本赞同这一观点。但笔者读后也发现这篇文章有两点不足:一是没有揭示大学生厌恶哲学的社会原因。除哲学界自身原因之外,还一个重要的根源就是私有化、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和进程导致整个社会功利化、浮躁化对整个社会、整个知识界包括哲学界和当代青年的严重影响,由此导致部分大学生对哲学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及其功能的扭曲认识。如笔者接触到个别大学生说什么,出去找工作,要外语证书,要计算机证书,……没有听说要哲学证书的,学哲学究竟有什么用?二是没有揭示造成哲学界一系列问题的深层次根源。既然大学生“讨厌哲学”现象的根源是整个哲学界的种种问题造成的,那么就必然形成一系列新的问题:大学哲学界的问题又是如何造成的?根源又是什么?有没有社会根源?哲学界要不要改革?如何改革?方向是什么?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等等系列问题。今天是改革的年代,哲学界也要改革,哲学不改变自身的状况,根本就承担不起历史赋予哲学工作者的艰巨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更无法改变大学生“越来越讨厌哲学”的状况。

查看余下8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