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挂上这个中国结,喜庆的气氛马上就有了,年味儿立马就来了,空气中弥漫着春节的味道。
海南的新邻居让我说一句新年寄语,我想起了隔壁王奶奶经常说的那句老话,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什么叫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呢?
这是古老的智慧,有深邃的哲学意蕴,翻译成今天的语言,就叫做打起精神浪,拥有历史主动精神。
为啥要打起精神浪?
你个职业坏人也要打起精神浪?
你个口力劳动者也配打起精神浪?
为啥不呢?
职业坏人,是别人诅咒,他人赠予的,反映的是他人价值判断,既不是我的主观认识,更非事实陈述客观判断。我为啥就不能浪?七十还不浪,哪还有机会浪了?必须抓紧时间浪,浪里个浪里个浪里个浪,既要赶浪,也要迎浪,不惧浪打浪。
口力劳动者,不过是浪的一种方式而已,生存的一种状态而已,参与社会的具体形式而已,口力劳动者又不是我一个人,动不动就吃金嗓子喉宝,站在讲台上、舞台上、主席台上发声的那些人,大半都是口力劳动者。口力劳动者当中相当一部分其实是脑力劳动者,不乏复杂的脑力劳动者。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打起精神浪,还有福建人常说的那句拼(bia3声)才能赢,都是一个意思,其理论根据悉自隔壁王奶奶一一她老人家常说 ,发昏当不了死,冻死迎风站。
与其躺平,与其退缩,与其认怂,与其犯懒宅下去,何如振作起来,警醒起来,以清醒的历史自觉、坚定的历史自信、强烈的责任担当,完成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历史使命?
为爹、为娘、为夫、为妻、为人子,都应当有这么一股子精神。
历史自觉是个什么东东?
往大了说,是建立在对历史进程的全面认识基础之上的思想与行为;往小了说,那是天降大任于斯人也,老子就是要雄起的不甘认输的精神。
中华民族是拥有历史信仰的民族,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像中国人这样,对历史那样重视,善于从历史中学习,又从历史中引出一条线来,展望伟大历史进程。
现在中国知识界有一股热潮,以浙江大学河清教授为代表的知晓西方的知识分子,用心研究西方历史,结果越研究越莫名其妙,发现洋人撒谎啊,他们系统地伪造了一部历史,连我们信以为真的很多重要的史实、遗迹,居然都是后人添加进去的。
这太让人倒胃口了。
历史这个东西有两个特点:
①历史是客观存在的过程;
②历史也是主观建构的知识体系。
无论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建构,都会呈现从自发到自觉的演进过程。
毛主席在《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文中说:“中华民族的发展(这里说的主要地是汉族的发展),和世界上别的许多民族同样,曾经经过了若干万年的无阶级的原始公社的生活。而从原始公社崩溃,社会生活转入阶级生活那个时代开始,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直到现在,已有了大约四千年之久。”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